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诗经直解读后感.docx / 文档详情
诗经直解读后感.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1万字
约20页
0
2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诗经直解读后感.docx

诗经直解读后感.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诗经直解读后感

第一篇:诗经直解读后感《诗经直解》读后感一直认为《诗经》是本当代人的必读书,原因在于,我们古代文化的滥觞期基本就发生在《诗经》时代。在孔子时代,它又相当于一本百科全书。其意义非常重大是显而易见的。《诗经》在文学史上又被看成一个伟大的源头。但对于我这个普通读者来说,《诗经》却有些晦涩难懂,几次断断续续的读后都是将其束之高阁。而陈子展先生毕生心血的结晶《诗经直解》,对《诗经》进行了颇为详尽的诠释与解析。让我对这个传统国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虽说尚很浅显,但略有收获。《诗经直解》中有几个章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何草不黄》这篇出自诗经·雅·小雅·,近人陈子展在《诗经直解》中说:“《何草不黄》,征役不息,征夫愁怨之作。”这句话使我了解了诗中既含有强烈的抗议,又是一种愤怒的揭露。既然草木注定要黄、要玄,那么征人也就注定要走下去。统帅者丝毫没有想到:草黄草玄乃物之必然本性,而人却不是为行役而生于世,人非草木,当不能以草木视之。而一句“何人不将”,又把这一人为的宿命扩展到整个社会。可见,此诗所写绝不是“念吾一身,飘然旷野”的个人悲剧,而是一种社会悲剧。这是一轮旷日持久而又殃及全民的大兵役,家与国在征人眼里只是连天的衰草与无息的奔波。书中的“哀怨”二字,不仅道出了征夫那一份无奈中的苦楚,也深刻地揭露出人世的不平。驾一叶扁舟沿历史的长河逆流而上,我似乎感受到了先秦行役在外的征夫生活艰险辛劳,坐着高车“行彼周道”官员的作威作福。是的,世上没有不黄不枯的草,也没有不凋不谢的花。人的劳苦奔波却不一样。有人终年劳累奔波,当牛做马,不得歇息。有人锦衣玉食,作威作福,游手好闲。有人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有人却高枕无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而陈子展先生用半文言的解读也正应了古文有一种独特的韵味,一旦译成今文,虽然容易懂了,但那种阅尽人世,哀怜世人的苍桑感却淡了不少的道理。同时,《诗经直解》也解答了我对一些《诗经》中字与词不理解的问题,也解释了题目和许多句子的引申含义。比如《诗经·小雅·緜蛮》中的“緜蛮”,我一直理解为小鸟的模样,对全诗的理解也很浅显,认为只是写小黄雀长途跋涉后苦难的处境,而陈子展先生说“全诗三章只是一个意思,反覆咏叹。先自言其劳困之事,鸟犹得其所止,我行之艰,至于畏不能极,何以人而不如鸟乎?后托为在上者之言,实为幻想,徒自道其愿望。饮之食之,望其周恤也;教之诲之,望其指示也;谓之载之,望其提携也。”这让我意识到本诗暗喻了行役者在极端困顿的情况下,当然希望能有人周恤他,指示他,提携他,然而眼前是一片空白,所能见者,唯緜蛮黄鸟而已。本来大夫该体恤下情,有怜悯之心,可身当乱世的微臣是无缘见到这样的贤大夫了,更显不得体恤的行役者无限凄苦之情。再比如《诗经·伐柯》中陈子展先生在《诗经直解》中对“析薪”的注释为:“齐,析薪作伐柯。”可见这当为当时流行之民间谣谚。也许正如《诗经直解》的作者陈子展所说:“两千多年来,治《诗经》者不乏大家、名家,其数量之多,又远不止千家注杜、五百家注韩。”但他的《诗经直解》也为我带来了很多不一样的感受,他的博采众长,他的独出新见,为我打开了《诗经》的另一扇窗。我高中就学过的《氓》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在看过这本书后有了新的理解,这句连同上文是言淇水和湿之地(隰)都有个边缘,以此来反喻诗中女主人公的愁苦却(将会)没有个尽头。“直解”。就是以歌释歌,他不用常规方式来诠解原文,而是用自己的心声唱出他对《诗经》的理解。陈子展并不在意别人的臧否,他所注重的是用歌这种形式,表达自己的声音。每当我想起《诗经直解》这本书的时候,脑中都会浮现出一个一双眼睛充满怀疑又睿智的古怪老人。虽然历经许久,可这本书中那种文化的穿透力依然不减。虽然书中很多解读在我看来仍那么抽象,那么难以理解。但从《诗经》中寻绎出本来的痕迹让我有了阅读那个时代文明的乐趣,我想,这正是《诗经直解》所带给我的。第二篇:补充小学生古诗含诗解回乡偶书二首(一)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二首(二)唐贺知章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第二首可看作是第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上一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人之不厌其烦重复这同一意思,无非是因为一切感慨莫不是由于数十年背井离乡引起。所以下一句即顺势转出有关人事的议论。“近来人事半消磨”一句,看似抽象、客观,实则包含了许多深深触动诗人感情的具体内容,“访旧半为鬼”时发出的阵阵惊呼,因亲朋沉沦而引出的种种嗟叹,无不包孕其中。唯其不胜枚举,也就只好笼而统之地一笔带过了。三四句笔墨荡开,诗人的目光从人事变化转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诗经直解读后感

文档大小:2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