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 第一篇: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一、(20分)得分评卷人1.用行楷字书写下面的诗句。(4分)老树啊!你还能顶住狂风暴雨!樵夫,离开那地方:当我还能伸手拯救它时,你的斧子别伤着它。2.选出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叱(chì)骂隘口(yì)B、喃喃(lǒn)一隅(āu)C、蛊惑(gǔ)寻觅(mì)D、倏(shú)然疲惫(bì)答:()3.选出对下面的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2分)A、寄人篱下:比喻依靠别人过活。B、文质彬彬: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形容人文雅有礼貌。C、逝者如斯:流逝的时光像这流水。D、惨绝人寰:人世上从此没有这样凄惨的事了。答:()4.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选出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2分)带着信念出发,才能坦然面对人生的变数。信念如同一把宝剑,能激发人的豪气;_,能照亮人的心灵。A、信念如同一面镜子B、信念如同一盏明灯C、信念如同一面旗帜D、信念如同一位挚友答:()5.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6.默写填空。(4分)①昔我往矣,(《诗经?采薇》)②问今是何世,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③阳春布德泽。(《乐府诗集?长歌行》)④我报路长嗟日暮。(李清照《渔家傲》)7.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A、《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叙事诗的作者是艾青。()B、《日出》的作者是现代剧作家曹禺。()C、《滑铁卢之战》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D、《邹忌讽齐纳谏》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二、(40分)得分评卷人㈠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中的部分文字,完成8~13题。(15分)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①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②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8.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2分)9.“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格”在此句中是什意思?(4分)10.画线句子①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1分)11.画线句子②论述的是。(2分)12.最后一个自然段的论点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2分)13.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作用。(4分)①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答:②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答:㈡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4~18题。(15分)成长的桥①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差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闲谈中得知。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②上学第一天回家在巷口碰上母亲,她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想了半天才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又问一起回来的同学,她说:“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大家一阵笑,我也跟着笑。一次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我把碎渣扫到地板中央,再搬个小凳老实地坐在旁边。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您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③也许智商有限加上读书不用心,虽然花了时间做了副努力的样子,小学时成绩并不理想。别人家的父母见了面总是夸自己的孩子如何了得,我父母只能一边讪笑一边借机脱身,回来了他们彼此安慰说,孩子老实,心眼又好,读书也自觉,就别逼她了。那时真想像皮皮鲁那样,把课本煮了

文阁****2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