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语文课堂中的童话教学.docx / 文档详情
语文课堂中的童话教学.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2.3万字
约41页
0
3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语文课堂中的童话教学.docx

语文课堂中的童话教学.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课堂中的童话教学

第一篇:语文课堂中的童话教学语文课堂中的童话教学新街小学———-王文苗童话是儿童非常喜欢的一种文学样式,是一种美妙、神奇奇特的幻想性幻想的虚构故事。童话教学作为小学语文课堂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语文课堂中童话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意义和帮助,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童话是一种从儿童视角出发,用儿童化的语言叙述童年的生活场景,表达童年的特殊感受和体验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它是一类具有特殊审美价值的虚幻故事,以拟人、夸张、象征等为其主要表现手法,以幻想为艺术形态,主要读者是儿童。童话主要特点是奇特的幻想性、强烈的夸张性。童话一般有四种文体:拟人童话如《木偶奇遇记》、超人体童话如《巨人的花园》、常人体童话如《皇帝的新装》、知识体童话如《乌鸦喝水》。童话教材贯穿整个小学阶段,教材经过无数次改革,但童话从来没有从小学语文课本中去除,足以见得童话在儿童生活学习中的作用。一.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意义(1)童话教学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童话通过语言来表现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深刻的情感。童话的语言浅近、口语化,但不平庸苍白,而是经过艺术的提炼,既通俗明白有艺术的美感。格林兄弟语:在最简单的形式中却能表现着特殊生命的东西。童话的语言具有幽默性和模糊性,小学生对童话的理解会因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想象力变为丰富。采用童话教学,学生的朗读和复述能力都会得以加强。童话教学更适用小学中低年级,正好为小学生打好语文基础,使学生不惧怕语文,更好的从书本、课堂中学到有用的知识。使学生全面发展,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2)童话教学能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外阅读是小学生扩大知识面及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现在小学生由于受社会和大众传媒的影响,沉迷于网络游戏或阅读那些简单、内容粗俗的读物。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童话教学能带动小学生课外阅读。童话教学的特点是具有生动性、实践性。整个教学课堂都处于欢声笑语中,让小学生对文学作品阅读产生浓厚兴趣。如小学生在课文中都到《会走路的树》文字本身的魅力和童话教学的生动,会让小学生想试着去了解其他类似的作品,这样就促进了学生的阅读兴趣。(3)童话教学能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是创造的基础,它在人类认识客观、改造世界的进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童话是以幻想的手法来表现现实生活的一种文体。童话之所以受小学生欢迎就是因为它创造的世界是小学生认可的世界。“童话在没有文字记载时数千年之久在成人的生活中产生过作用”。儿童比起成人更喜欢想象,在某种程度上比成人更富于创造性。在小学生对丑小鸭的遐想中,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同情,对小动物生活的向往,都是儿童想象在活动。理性思维偏弱,现实感缺乏,是儿童心理特征中存在一个重要问题。而童话教学打破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局限和束缚,引导学生从平常状态中超脱出来,在五光十色的世界畅游。从童话中学到所要得到的知识,为学生打开一扇扇通往想象的大门。二.目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现状(1)内容空乏,重点的突出。小学语文传统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不太能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运用比较广泛的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童话教学中,教师常常用的童话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以课文中的角色来选定,是一种表演化的教学方法。在实习期间,我观摩过一堂小学语文课,语文教师用的就是童话式教学。她上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乌鸦与狐狸》,她是叫学生先读一遍课文,其他什么有不讲。让学生记住各自要扮演的动物台词,思考一下怎么样才会扮演的更好,加入自己的想象,再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在进行表演之前,老师并没有教予学生什么,一条表演主线也没有。小学生的特点就是老师叫做什么就做什么,尤其是低年级。而小学生又是一个活泼的群体,小学课堂只有40分钟参与过小学教学的教师都知道,40分钟照着以上的安排是什么也学不到的。整堂课下来重点得不到突出,难点就更不用讲了,整个课堂纪律也得不到好的维护。(2)教师主体意识过强教师角色在我国古代可归结成师严、道尊、敬学。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教化,以教为主,改变习俗。“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当代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强调将教师从主导者、支配者转化为支持者、参与者。有名的“苏格拉底讽刺”和“助产术”强调的就是师生以及学生与学习资源间的互动。在现在的童话教学中,教师往往没有从主导者的身份中超脱出来。一整堂课中通常是教师在主导学生做什么,学生一板一眼跟着老师做。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得到体现。学生跟着教师的意识去走。这样学生所学的和传统教学方式所学死记硬背式没有什么区别。教师的主体性过强会影响学生的自我发挥。(3)课堂松散,缺乏整体意识童话教学有一个特点是生动性。但生动性从另一方面来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语文课堂中的童话教学

文档大小:3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