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九一八事变与近代中日关系》.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2.1万字
约37页
0
3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读《九一八事变与近代中日关系》.docx

读《九一八事变与近代中日关系》.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九一八事变与近代中日关系》

第一篇:读《九一八事变与近代中日关系》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中国财政的破坏——读《九一八事变与近代中日关系》有感自民国初年以来,日本因与北洋军阀的特殊关系,在中国华北地区实行过一系列的政策和谋略,华北也因此成为日本仅次于满蒙的在华权益之地。南京国民政府为统一华北地区,进行了不懈努力。日本则利用与北洋余孽的特殊关系,并发展华北地区反对蒋介石的新势力,进行了一系列谋略活动。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攻击东北。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战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随后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日本不断发动事端,将侵略的矛头指向华北乃至整个中国。与其武力入侵相配合,日本当局还接力破坏和扰乱中国的财政结构,为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进行准备。一.强占东北海关,掠夺关税收入九一八事变前,东北三省共设有大连,安东,营口等6个关以及满洲里,大东沟等6个分关。东北海关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此九一八后日军便将强占东北海关视为当务之急。1932年3月,伪满洲国在日本的扶持下成立,随后发出通令,从今起所有税收统统解往东三省官银号,不得汇往上海总税务局,中国银行及海关所保存的灌水收入全部交给当地官银号,并进而宣布与中国海关脱离关系。从此,东北所以海关全部沦于日伪之手。东北海关的丧失对于中国财政经济带来巨大破坏,导致财政收入急剧下降,夸大外贸出超,外债担保收到严重影响,使得中国政府偿付外债的能力及其债信大大跌落。然而,东北的沦陷和海关主权的丧失对于中国影响最大的还是政治上的损失,这一损失则是无法用数字来估算的。二.操纵华北走私,摧毁中国经济九一八事变后,特别是《塘沽协定》签订后,日本帝国主义逐渐将侵略的矛头指向华北。在武装入侵不断升级的同时,日本还对中国经济进行破坏,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策划和操纵华北走私,扰乱中国市场,因而也是其全面侵华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实日韩浪人在华北走私早已有之,但《塘沽协定》签订后,日本对华北的走私规模不断加剧,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私运白银出口,既能获取暴利,又能干扰和破坏中国财政。日本对华北的走私贸易对中国的财政经济带来严重的破坏,由于大批走私货物偷运入境,致使华北海关税收急剧下降,据海关统计,自1935年8月1日起的九个月中,华北六港税收损失共计25506946元。日本政府企图以走私漏税来动摇中国的关税制度和财政基础,借倾销私活来摧残整个中国的国民经济,削弱和打击中国国内的民族工商业,起最终目的是要奴役和吞并整个中国。三.破坏中国实施币制改革长期以来,中国的货币制度极为紊乱,发行既不统一,形式更为复杂。这既落后于世界先进的金融体系,更不利于国内工商业的发展。书中写道:在1934年,美国实施购银政策之后,由于世界市场上银价不断上升,导致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1935年11月中国的财政当局宣布实施币制改革。中国实行币制改革事前曾征询过英国财政专家,事后又相继得到英国和美国政府的支持,因此进展极为顺利。然而这一切却引起了日本的极大愤懑。改革初期,日本采用所谓“彻底阻止”的办法主要是在政治和军事上施加压力,阻碍现银集中。尽管日方竭力进行破坏,但币制改革还是得到民众的支持,并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在这种形势下,日方不得不变换策略,积极在华北实施所谓“自主币制”。1936年1月,日本拟定了《华北币制改革指导要领》。这个要领的指导方针是:“华北币制在形式上虽需要使之同中国一般币制建立相当的联系,但应迅速排除来自华中,华南方面实质的支配关系,并进而吸收利用其资金。”它的目的不仅在于扰乱华北的币制统一,破坏币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企图在华北建立起独立于中国的通货区域,而真正的目标还是侵略整个中国。从上述大量事实中,我们不难清楚地看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步骤。就是在政治上不断向国民政府施加压力,在军事上频频制造事端,在经济上破坏中国财政,扰乱中国国民经济,为其发动侵华战争进行军事上和物质上的各种准备。实际上,这正是时日本政府侵华政策的两个主要方面,其中既包括日本外交当局的暗中访问,更明显的则是军方的公然挑衅,两者相辅相成,相互配合。一旦日本当局认为已做好侵略战争的全部准备后,1937年7月7日变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最终走上了全面侵华的战争之路。第二篇:近代史上的中日关系近代史上的中日关系【考点梳理】(1)1894年--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④增辟通商口岸等。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2)1900--1901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3)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中国开始局部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读《九一八事变与近代中日关系》

文档大小:3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