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读《论语》后感精编.docx / 文档详情
读《论语》后感精编.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6.8千字
约12页
0
1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读《论语》后感精编.docx

读《论语》后感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论语》后感

第一篇:读《论语》后感读《论语》后感我读《论语》这部书,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从《论语》中我读出孔子治学态度,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吧。在这个近5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第二篇:读《论语》后感读《于丹心得》后感《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这本书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深刻的哲理,但是读《论语》原版的时候,却让人很难理解,在这次“读书漂流”活动中读到了《于丹心得》这本书,却给人不一样的视角,让人很有感悟。如今的社会,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的概念逐渐从人们心中的模糊,这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与人们心中依旧存在的纯洁的思想之间,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于丹教授的这本书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这本书的第一章讲的是孝敬之道,不管在古代还是如今,孝敬都是一种美德。在《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有一天和他的弟子颜回、子路在聊天,孔子问他们弟子的志向都是什么。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弟子们问孔子的志向,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就用这淡淡的三句话描述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他希望能够让老人得到安顿,让朋友能够信任,让年轻人对自己怀念。孔子把“老者安之”摆在第一位,这就体现在那个时代一个贤者对“孝敬之道”的重视程度。在这一章节中,于丹老师主要给我们分析了“安”这个字。这个所谓的“安”,就是让老者外在得安其身,内在得安其心。我们都说,“百善孝为先”,所有的善行都是从孝开始做起,因为这是人生中最深刻的亲情,人人不可回避。对于老人的这种“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每个人对这个的理解不同,标准也不同。有些人认为,给老人买大房子,给老人吃山珍海味,给老人买多好的衣服等等。不同的家庭有着不一样的经济实力,但是能够按照自己的能力去使老人“安”,那就是孝。像一些农村人,家庭也不是多好,给老人住的不要,吃的也不是多好,但是他们有自己的孝心,用自己的方式让老人生活的很舒服,能够享受生活的乐趣,这样的话,老人还有何求?如今,生活节奏快了,很多人一年在外面拼搏,很少回家,他们之中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给父母每个月寄回去足够的钱,就行了,让他们好好的享受生活。但是,这里面又有多少是老人真正想要的。“儿行千里母担忧”,我们人工作在外,家里的父母每时每刻不在担心,而许多工作中的我们又有多少在挂念着家里年迈的父母。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去换位思考,在我们年迈的时候,没有了儿女绕膝的生活,他们都在千里之外工作,一年见不到几次,我们那时候又在渴望什么。现在,与其在父母离开后,给父母多么体面风光的葬礼,倒不如在父母在的时候多做一分一毫。作为大学生的我们,现在还在花着父母的钱,大部分人也离开父母,在外上学,父母每时每刻的在挂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读《论语》后感精编

文档大小:1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