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读书的方法.docx / 文档详情
读书的方法.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8万字
约31页
0
3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读书的方法.docx

读书的方法.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书的方法

第一篇:读书的方法读书的方法王基德与人谈及读书,我曾经自感羞愧。我也算是读过一点点书的,至于这一点点到底是多少,我没有统计过,但终还知道这数字离“破万卷”相差甚远。所以,轮到自己想写几个字时,往往只有大半个晚上咬笔头的份儿,盖属于脑子里空洞无物,没有神助自是必然了。我羞愧的是,即便是在我读过的这一点点书之列,若遇学问家考问我,大多数情形,我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这时,我往往会一边羞愧得做低头认罪状,一边大呼上了五柳先生的当,是他告诉我“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我这人还特虚荣,别人考问我时,我若答不出,我会为失去了一个表现自我才华的机遇、为给他人增添了一个哂笑的口实耿耿于怀。真的。我常常羡慕那些天资聪慧、口若悬河的翩翩君子。试想,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数家珍地背诵唐诗宋词,指点作家们的那个创作流派,这个艺术手法,该是多么潇洒惬意的事呢。我不行。不仅背不好三言两语,还经常把一些读过两三遍的书里的人物与情节搞得一塌糊涂。不行,就向人请教。人告曰:多读,无它。言简意赅。可我还是不明白,就算是把人家喝咖啡的工夫都用来读书,又能读多少呢?匡算一下,一个人从7岁入学堂,到三十而立,二十多年的时间,假如每天平均读两千字,也不过才近一千七百万字,不到一千册书的容量。而且这里面大概还会包括小学的语文、算术,中学的物理、化学。看来,多读还是有个限量,人一天当中总不能不吃喝拉撒睡,只读书吧?还有一个问题是,看过了并不等于读懂了。世界之大,愚拙如我者,大有人在。有相当一些人也犯有前面看、过时忘的毛病,毕竟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人寥寥无几。就有一位朋友当着我的面承认有的书他看了几遍,仍然记不全、搞不懂,我相信他的话。它让我稍微增添了一点自信心。我固执地认定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学问,不能仅仅以他自报的读书多寡论,正如掂量作家的成色,不能仅仅凭他出书的多少。果真遇到一本好书,若读了二三遍记不住,不妨读它十遍百遍,总有弄懂的时候。读书不多,但少而精,总比自诩读得多多、却常闹笑话的好。读书少,与人交流时自然心虚得很,一旦进入自己所熟悉的范畴往往就很硬气。读书少,很多场合下露怯。读书愈多,越知道自己的渺小。曾有一位持有高学历的先生在应聘时,回答主考老师的问话:我喜欢读古典文学(对现当代的书不屑一顾),读过三国、红楼、水浒(别的说不上),就是三本书的作者也是张冠李戴。似此等读书多多的人,已经不是露怯,而是露丑了。这种人真正的读书人是不喜欢的。书总归是要读的,但万万不可为读书而读书,为装装门面,死读书。读书的过程应该是天地间一种很美妙的享受,如同欣赏音乐。读书更不应该盲目地追求数量,而应在质量上下功夫。殊知,一本好书,真正读懂参透了,它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的。还有,若把读书看成一种乐趣来对待,那么效果一定会好些。已经过了为对付考试,为弄到某个证书而读书的年龄,某些不适合自己的自己不喜欢的书,尽可抛弃之。一旦所读过的书的精髓要义进入了头脑里,立刻就会成为自己的东西,它们会熏染得读书人连思想也变得澄明些。我领悟了这些道理,所以就不再自卑,更不会自大。我永远也不会有过目不忘的才情,可我拥有了韧劲和一点小灵巧。朝闻道,夕死可矣。人生对我而言还有一段路程,我知道得不算太晚。故在读书这件事上,我可能会有所进步。也不纯粹是自我安慰。读书小语:在我们懒惰的人看来,多以为省出来的时间,只为休息休息,哪知人家工作之外,还要读书。省出来的时间愈多,就是读书的时间愈多。使工不误读,读不误工,工读打成一片,才是真正人的生活。——李大钊《李大钊选集》人物简介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战乱动荡的年代,艰辛备尝的生活,使李大钊从小养成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沉稳坚强的性格。1915年,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李大钊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抗议斗争。他起草的通电《警告全国父老书》传遍全国,他也因此成为著名爱国志士。“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积极投身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为阵地,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大量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文章和演说,阐述十月革命的意义,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旗帜鲜明地批判改良主义,积极领导和推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1920年初,李大钊与陈独秀相约,在北京和上海分别活动,筹建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读书的方法

文档大小:3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