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docx / 文档详情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2万字
约20页
0
2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docx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第一篇: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花了两个星期终于将钱穆老先生的这本书看完了,看起来有点费力,毕竟现代的语言与当时的还是有区别的,他的年代还带着部分的文言文语言,有的句子要细细琢磨才能理解。要具体说这本书好不好,还是要自己去感受的,因为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就像菜肴,名菜并不是所有人都爱吃的。我一直以为只有历史书,或者是百家讲坛才能够将历史生动化,却没想到钱穆老先生能将历史演讲的如此深刻,如此有意思,他不像历史课本一样的平淡,感觉学术性强一些,纵横上下五千年的东西,像是信手拈来的一样,着实很让人佩服。下面讲讲我对此书的几点感受:先说说政治和制度,很显然,首先要建立了一个国家,才能有其政治,才能有其相应的制度。如果将文化作为一个广泛的概念,那么政治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机构,一个国家不会随随便便无端产生某一制度,必须有了政治才能产生制度。古今中外的一切制度,都不会也不可能一直都保持不变一直好下去,如果一项制度能永远的好下去,就不需要我们来努力搞好政治了,只有制度不会永久的好下去,我们才需要在政治上继续努力,不断改进,维持一个历史一个国家的繁荣。但是在政治上犯错误的话,结果不是改进制度,不是国家进步,反而会导致国家的退步甚至是灭亡。那么究竟制度是怎么样的呢?其次我就讲讲制度。一个国家,不可能是一个无制度的国家,想象如果中国没有了制度,那么社会会变得多么的混乱,没有秩序,没有目标,因此现实要求我们不能没有制度。并且每一个制度,它都是针对现实的,而且任何制度都不会二三十年不变,它必须要适应现实的变化,随着现实的变化而变动,因此,制度的变动一定要与现实相配合,如果不配合,而是想要现实来迁就制度,说的好听点叫革命,其实是不对的,就像钱穆老先生说的“革命的本质是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并非是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看看今天的中国,一味的模仿国外的制度,一味的想与国际接轨,不考虑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和现实,明知道或者可能知道这些制度与当今的中国现状是不符合的,却仍然一味的去崇洋媚外,甚至用现代的制度去批评千余年前的制度,这是相当的不合理的。每一个朝代的制度在其背后都会有必然的理论和思想,说的通俗点,就是前面所说的由当时的现实情况来决定的。钱穆老先生说“理论是制度之精神生命,现实是制度之血液营养,二者缺一不可。”,制度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从一种理论中产生,而这种理论往往就是从现实中产生的,这也可以说明制度是依赖现实才产生的。如果光按照理论,忽略现实环境中的真实要求,那么这种制度可能会是大家希望的制度,但却是不切实际的制度,是蔑视现实的制度,并且也否定了理论在制度背后的现实作用,温家宝总理说过,中国如此之大,尽管人人都知道或者懂得理论,但是创建中国政治制度理论应该如何着手,从哪着手?所以,理论和现实是制度产生的基础,脱离他们的后果就是一个无制度的国家,一个混乱的国家,制度必须在理论和现实的环境下成长和发展。其次是制度与制度之间的联系,钱穆老先生说“任何一项制度之成立与推行,决不是孤立的,他必然须和同时几项制度相配合,它必然会受其他某几项制度之牵动和影响。”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时期的各个制度都是相互配合,相互牵动,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另外,每一制度必须同其他情况相配合,若其他情况变了,那么此项制度的功效以及性能也会随之改变。在我看来,制度与制度之间的牵制影响是历代政治中的闪光点,例如:以汉代的土地制度和租税制度来说,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农民私有,封建时的井田制早已经废弃,当时的农民可以自由使用,也可以自由买卖,虽然这个起点是公平的,也显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在当时是很少见的,但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发展不同导致结果也不同,很多农民因为经济困乏,便将田地卖出,由此就形成了兼并,此刻的地主占有大量的田地。而当时的租税制度是,地主只需向政府缴纳很低的税,佃农却要向地主交纳高额的田租,政府减轻赋税,往往只是便宜了地主,农民根本没有收到丝毫的好处,关键是政府只按田收税,不管田地是谁。从汉代的两种制度看,政府为了简化税收制度,便将封建时期的井田制破坏了,形成了当时自由的土地政策,但是自由主义并不是用在每处都是正确的,汉代的自由反而加深了两极分差;唐代的租庸调制,由于账簿制度的淆乱而结束了,开始了两税制,因为种种实际困难,政府只注重税收,将土地制度抛弃了,但又因为唐代的两税制在全国制定的田租额轻重不等,结果导致穷苦的更穷苦,富裕的更富裕,贫富差距一直影响至今。有田就有租,再加上分摊税额,这也是与当时的均田制有很大的关系。总之,土地制度和税收制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着,但也要相互配合,一方变化,另一方也应随之改变。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所以每个国家的制度也不同。例如西方地区靠近沿海的国家较多,没有一定的耕地种植,无法发展农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文档大小:2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