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沉思录》有感1000字 第一篇:读《沉思录》有感1000字读《沉思录》有感1000字陈永强《沉思录》是一本语录体作品,极似中国的《论语》,思想之光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火花,充满浩然正气和深远大气,读起来令人冷静,发人深思。《沉思录》并非一本“快餐式”的心灵鸡汤,而是初读可能会令你大失所望且略感索然无味,但细读之后却直达你心灵深处的书。读《沉思录》,犹如与一位智者或禅者的对话,让人灵魂高贵,精神净化。“人总是想退隐乡间、海滨或者山林,你必定也对这种退隐生活十分渴望。可这种想法只是多见于最庸碌的常人,而你则有能力决定何时隐退到自己的内心。只有隐居到人的内心,一个人才能收获最多的平静和最少的烦忧,尤其是如果他内心思绪万千,只需凝神内视,即可立刻回复平静。我确信宁静正是心灵深处井然有序的表现。不断地隐退到自己的心灵深处吧,这样你就可不断获得新生。”每次读到这段话,我就更加明白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意境。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在以金钱和名利为代表的诸多欲望无法满足而感到烦躁不安的滚滚红尘中,只要我们能“退隐到自己的心灵深处”,守护心灵的净土,历练内心的从容,收获内心的平静,解除自己内心的焦灼,就能找到自己的“世外桃源”。“有多少人在享受赫赫威名之后被人遗忘了,又有多少人在称贺别人的威名之后亦与世长辞。”是呀,不管你官多大,不管你多富有,也不过是“日食三餐,夜宿一隅”,我们不能被“名利”遮望眼,而忘却身边更美好的东西;不能被“名利”所羁绊,而失去真正自我的自由。我们不必纠结于过去的种种伤疤和痛苦,桎梏于历史的层层包袱,亦不必迷茫于未来的种种未知,恐惧于将来的袅袅迷雾,不争名夺利,不沽名钓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利所动,不为名所惑。抓住“现在”,珍惜当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去快乐迎接崭新精彩的每一天!“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你将是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论语》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正是对该段话的穿越时空的遥相呼应。我们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头悬利剑,如临深渊,慎独慎微,勤于自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报国之举,常励奋进之志,常怀律己之心,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那操纵你的是隐蔽在内部的信念。”“要像屹立于不断拍打的巨浪之前的礁石,它岿然不动,驯服着它周围海浪的狂暴。”人必须有信仰。人生有了信仰才会拥有前进的动力,才会拥有奋斗的目标,才会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只有坚守信仰,坚定信念,我们的人生才能绽放耀眼的光芒,人生才能更加美丽辉煌!第二篇:读《沉思录》有感读《沉思录》有感通信091班5号黄林《沉思录》的作者是古罗马马克.奥勒留.安东尼,这本期多亚派哲学的典型代表作,常被人们束之高阁,因为温家宝总理的一句话“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一时间在国内销售火爆,再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阅读总理的枕边书,已经成为一种流行,最近我也买了这本留存千年的著作,花了两周拜读完了它,虽然原书是用希腊文写的,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初品《沉思录》,已经被它那“忧郁而高贵的气质”所打动。本书作者把宇宙论和伦理学融为一体,并侧重伦理学的探讨,可大体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整体的世界观。奥勒留认为,宇宙是一个有序的、完善的整体,世界万物有其运动和发展的自然规律,同时在物质的宇宙之中存在一种精神力量(或称神灵)主宰一切。人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粒元素,也是社会共同利益体中的一员,应当遵从自然而生活,按照理性(即本性)协调而动,与周围万物达到和谐统一,这与中国古代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很接近。二是个体的人生观。作者认为,人生的最高理想是按照宇宙的自然之道去生活,这里的“自然”不是任性放肆之意,而是所谓的理性、本性、法等等,类似于中国古代的“礼”,可理解为一种道德规范。梁实秋先生在推荐这本书的时候说,人生的美德有四:一为智慧,所以辨善恶;二为公道,以便应付一切悉和分离;三为勇敢,藉以终止痛苦;四为节制,不为物所役。我觉得,这段话比较精炼的概括了《沉思录》所追求的人的本性。阅读这本书,仿若漫步时空,聆听大师的孜孜教诲,掩卷沉思,收获了不少人生哲学:1.勤于思考,培养辩证思维。康德的墓志铭上有句话“世上有两样东西,我愈是经常持久的思索,愈使心灵充满不断增长的敬仰和敬畏,那就是头顶灿烂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沉思录》同样有这样一种博大的胸襟,它把人放在宇宙苍穹之下,万物循环之中,死亡不过是自然的一种运转,生命不过是一个过客的旅居,“多少赫赫有名的人最终被忘却”。阅读这本书,时常静下心来

雨巷****莺莺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