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胡适《差不多先生》有感 第一篇:读胡适《差不多先生》有感读胡适《差不多先生传》有感今天,我读了胡适写的《差不多先生传》。觉得差不多先生实在可笑:白糖与红糖差不多,山西与江西差不多,就连自己得了重病,家人找错了医生,请来了牛医,也认为牛医与人医差不多,死前还说:“活人与死人差不多,事情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不要太精确。”“哪有这么傻的人了。”我忍不住的笑。“真的差不多吗?表面上差不多,实际上可差多了!”文章最后写:“无数的人都以他为榜样,于是,忍忍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天哪!”我忍不住要惊讶,这怎么成呢?如果打仗时,部队潜伏在敌人后方,准备发起攻击,这是如果有一个人动一下,咳嗽一声或蜷曲一下腿,就可能全军覆没。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否还是有很多差不多先生呢?你说他违章,他说别那么认真,差不多就行了。你说他工作不认真,他说没必要那么精确,差不多就行了。回头看看,我们的很多的人身伤害和设备事故都是在所谓的差不多的情况下发生的。就安全来说,安全就是安全,没有比较安全,比较安全就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你从安全状态下迈出一步,就已经进入到不安全之中。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道理,好就是好,如果比较好那就一定存在着改进的空间!差不多,差多少算多呢?差1%不多吧!可就是这1%,甚至更小,就可能导致天大的事故。例如:1989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爆炸事故,就是由于助推火箭燃料存储箱的一个几美元的○型橡胶垫不合格所致,7个宇航员的生命,几十亿美元的财产,瞬间化为乌有!再如:一辆小汽车有25600个零件组成,如果每个零件的合格率是99%,就差1%,那么装配起来的汽车就可能有256个不合格的零件,如果你知道这辆车有这么多不合格的零件,你开着它有100%的安全感吗?这个差不多你敢要吗?有一个关于细节的不等式:100-1≠99,100-1=0功亏一篑,1%的失误可能导致100%的失败。所以,我们的工作要从每一个细节做好,尽到100%的努力,去争取100%的合格,100%安全,才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责任感和应尽的义务,差不多的想法和行为要不得呀!第二篇:读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文章有感《差不多先生传》是胡适先生的作品,这样的一本书,自然是有很多的感悟给读者的,在写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时需要写出自己对这本书的评价,同时这些故事又能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是要注意的。下面就是一些好的范文。篇一:读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文章有感今天,我读了作家胡适先生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差不多先生传》。这个题目十分有趣,我带着一丝好奇读完了全文。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从前有一个叫“差不多”的人,他看不清,听不明,做事总是马马虎虎,他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他小的时候,去帮妈妈买红糖,结果却买成了白糖,他妈骂他,他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他上学时,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山西同陕西,不是差不多吗?”他长大后在店铺做伙计,做事总是不精细,“十”跟“千”常常写错。掌柜的生气了,骂他不仔细。他只是笑嘻嘻的赔小心道:“千与十只差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嘛!”有一次,他有事要外出,慢悠悠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开走了,他不满地说:”八点三十分开,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谁知家人弄错了,喊来了西街的牛医王大夫。他说:”汪大夫跟王大夫不是差不多吗?就让他试试吧!“王大夫走上前,用医牛的方法替他治病,不一会儿,他便一命呜呼了。他临死前,说:”活人同死人也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就好。。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格言,方才绝气了。他死后,大家都说他看得破,想得开,于是,人人都象他学习,中国很快变成了一个”懒人国“。读了这篇文章,我认识到了懒惰和做事马虎的危害。我们绝不能像文中的差不多先生一样,不求上进,马虎行事,这样只会让我们一事无成。篇二:读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文章有感前不久,我从三联出版社订购了一本《国文百八课》,并从中拜读了近代大文学家胡适先生的小品文《差不多先生传》,感慨万分。这篇文章描述了中国人民的代表和“榜样”差不多先生的一生。差不多先生的样子和你、我都差不多,但凡事不很精明,思想不很细密。他常把山西说成陕西,把红糖买成白糖,把十字写成千字,更有甚者,把今天以为成明天,把9:30看成9:32,结果误了要事。有一次,他忽得重病,叫家人去喊王医生来给他治疗,可一不小心说成了兽医汪大夫。差不多先生知道叫错了人,但他觉得汪字和王字也差不多,就叫汪大夫给他治病。汪大夫用治牛的方法医治差不多先生,结果不过一小时,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差不多先生在临死前留下了一段“千古佳句”:“凡-凡事,只-只-只要差-差

Ro****44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