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课堂文化建设心得体会.docx / 文档详情
课堂文化建设心得体会.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9.5千字
约17页
0
1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课堂文化建设心得体会.docx

课堂文化建设心得体会.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堂文化建设心得体会

第一篇:课堂文化建设心得体会学习《新课堂文化建设》心得体会小董中学韦宝传通过2013年继续教育学习《新课堂文化建设》此书使本人深深的认识到了新的课标、新的教学理念,应该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上得以实现,获得体现,现作如下总结。通过学习《新课堂文化建设》所言“教学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记得某专家讲了一个这样的问题:面对课堂文化建构,我们准备好了吗?我觉得我们还没有准备好,因为我们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现在有的学生往往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课堂上“互助互动”做得还不够,有的学生不会欣赏他人的不同见解,不会也不愿倾听别人的意见,更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因而他们缺乏团结、协作的意识和团队精神。这与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是相悖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有唯书、唯师的现象,只要是书上说的、老师讲的都认为是对的,不愿去质疑也很少去探究。因此在学习上依赖性比较重、缺乏主动性。有时候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较多地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忽略了渗透课堂德育因素,忽略了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尽管实施新课改以来教师更新了教学理念、优化了教学方式,但做得还不到位,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把握不好知识、技能的传授,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之间的度,使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主渠道,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的主阵地,因而研究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建设显得格外重要,如果这方面的研究有新的突破,那么不仅能够解决上面的问题,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育人能力和科研的能力。总之,教学是师生共同享有的快乐的生活,教室是师生共处的生活世界。当前,在新理念的指导下,重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重构一种新的教学生活,是十分必要的。第二篇:《新课堂文化建设》心得体会核心内容:1、教学重心要转移。2、教学要淡化教师的讲,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3、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学法、悟法通过学习《新课堂文化建设》此书,本人深深的认识到了新的课标、新的教学理念,应该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上得以实现,现作如下总结《新课堂文化建设》明确提出“新课程标准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教学素养”;“着重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新的课标、新的教学理念,应该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上得以实现,获得体现。这就需要构建一个新课标下的新课堂。一、教学重心要转移。教学重心要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现在我们的教育中将引起的转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一种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学中从地球中心转移到太阳中心一类的革命。在这里,学生变成了太阳,教育的措施要围绕他们组织起来”。所以,实现教学重心的转移,就要如《教学课程标准》所言“教学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当前,对“学生主体”谈得很多,但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议而不行”,而缺乏操作层面上的“行必有果”。如果仅此而己,实际上是把“主体”虚拟化、抽象化。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具体的人,是一个个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蕴涵着生命潜能的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尽可能把学生和自己的距离拉近,使之感到亲近;和教材拉近距离,使之感到亲和;跟教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拉近距离,使之共振共鸣。而常见的教学教学却是匆忙地将具体的抽象化、感性的理性化,把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一下子转化为“用符号表现的专门知识。”这正是杜威坚决反对的把“学生知识从生活中孤立出来作为直接追求的事件。”为此,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自己的生活为中介解决学生生活的多样性、具体性和教材内容的抽象性、概括性的矛盾.教学就是要倡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得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理解。教师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使自己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只是知识的占有者和阐释者,更不是神圣殿堂里的那些冷漠的喋喋不休的“说教者”。要真正蹲下来看学生,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交朋友。教学是师生共同享有的快乐的生活,教室是师生共处的生活世界。当前,在新理念的指导下,重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重构一种新的教学生活,是十分必要的。二、教学要淡化教师的讲,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有唯书、唯师的现象,只要是书上说的、老师讲的都认为是对的,不愿去质疑也很少去探究。因此在学习上依赖性比较重、缺乏主动性。有时候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较多地重视知识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课堂文化建设心得体会

文档大小:1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