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课外文言文4.docx / 文档详情
课外文言文4.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万字
约20页
0
2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课外文言文4.docx

课外文言文4.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外文言文4

第一篇:课外文言文4名落孙山吴人孙山①,滑稽②(gǔjī)才子也。赴举③他郡(jùn),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zhuì)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xiè)名④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注释:①吴人孙山:吴地人孙山。②滑稽:能言善辩,语言流畅。③举:科举考试。④解名:考中功名的,这里指中举的。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⑴乡人托以子偕往.⑵山缀榜末.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中。(注意加点的字词的翻译)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3.概括孙山的性格特点。按图索骥①伯乐②《相马经》有“隆颡③(sǎng)蛈(tiě)日④蹄入累麴⑤(qū)”之语。其子执《相马经》以求马,出见大蟾蜍(chánchú),谓其父曰:“得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累麴尔!”伯乐知其子之愚,但转怒为笑曰:“此马好跳,不堪御⑥(yù)也。”注释:①骥(jì):良马。②伯乐:人名,相传是古代的相马专家。③隆颡:高高的额头。④蛈日:眼睛鼓起。⑤累麴:叠起来的酒药饼子。麴,酿酒或制酱用的发酵物。⑥御:驾驭,控制。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其子执《相马经》以求马(需求)B.谓其父曰(告诉,对……说)..C.得一马,略与相同(找到,得到)D.伯乐知其子之愚(愚笨)..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加点字词的解释)⑴得一马,略与不同,但蹄不如累麴尔!..⑵此马好跳,不堪御也...3.伯乐之子的可笑之处表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回答)第二篇:课外文言文课外文言文(一)徐孺子的故事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世说新语•言语》)1、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徐孺子九岁时在月下玩耍的时候,别人指责了他。B、有人告诉徐孺子,月亮里什么也没有。C、徐孺子告诉别人,人的眼睛里如果没有瞳仁会更明亮。D、徐孺子没有直接回答提问者的问题,而是将月亮与人的眼睛比较,让提问者更容易明白这个问题的道理,从而通过比较来回答了提问者的问题。2、请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两处)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二)司马光好学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节选自《三朝名臣言行录》)1.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A.用力多者收功远。B.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C.书不可不成诵。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2.请用两个“/”给文中划线句断句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三)王冕僧寺夜读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宋学士文集》)1.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A.王冕每天晚上读书直到天亮。B.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C.主要是王冕的父亲打了他一顿,让他明白了读书的重要。D.在狰狞凶恶的佛像前读书时,王冕不敢不读,因为这些佛像会惩罚他。2.请用三个/给文中划线句断句: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四)太祖视察东阁太祖视事东阁①,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②者。参军③宋思颜曰:“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太祖喜曰:“此言甚善。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乃赐之币。(选自《典故纪闻》)【注释】①:视事东阁:在东阁处理政务。②浣濯:洗涤。③参军:官名。1.对宋思颜谏言的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赞扬太祖躬行节俭B.表明对太祖的忠心C.希望太祖始终节俭D.暗示太祖给予奖赏2.请用“/”给文中划线句断句(限两处):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五)董遇“三余”读书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书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三国志》)1.对董遇的“必当先读书百遍”这句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课外文言文4

文档大小:2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