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程设计 第一篇:课程设计小米手机公司企业资源规划设计报告一、小米手机公司背景1、小米简介:小米手机是小米公司(全称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专为发烧友级手机控打造的一款高品质智能手机。雷军是小米的董事长兼CEO。手机ID设计全部由小米内部来自摩托罗拉的硬件团队完成,手机生产由富士康、英华达代工。手机操作系统采用基于GoogleAndroid系统,经过Mod的MIUI操作系统。小米手机第一代于2011年8月发布,售价1999元,主要针对手机发烧友,采用线上销售模式,是世界上首款双核1.5GHz的智能手机,其搭载的Scorpion双核引擎比其它单核1GHz处理器手机的性能提升了200%,和双核智能手机相比也提升了25%。2、理想和使命:做手机发烧友、手机玩家喜欢的智能手机。将全球最顶尖的移动终端技术与元器件运用到每款新品。同时小米手机超高的性价比也使其成为当年最值得期待的智能手机。3、诞生缘由: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在谈及为何做小米手机时说,过去自己办过公司、投资过公司,人生已经很圆满,40多岁觉得还可以做点事,就目前发展趋势看,未来中国是移动互联网的世界,智能手机和应用会承载用户大部分需求。虽然过去的很多年,花了很多钱买手机,从谷歌生产的各系列手机到诺基亚,摩托,三星,再到现在的IPhone,但在使用过程中都有很多诸如信号不好,大半天断线等不满意的地方。作为一个资深的手机狂,深知只有软硬件的高度结合才能出好的效果,才有能力提升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体验,基于有这个想法和理想,又有一帮有激情有梦想的创业伙伴,促成了做小米手机的原动力。4、大事记:小米手机研发启动时间为2010年10月,团队组成:由原摩托罗拉北京研究中心高级总监周光平负责硬件和BSP团队,原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刘德负责手机工业设计与硬件采购2010年10月-2011年7月封闭研发中。2011年8月研发完成。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机正式发布。5、管理团队:雷军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金山软件董事长、天使投资人林斌小米联合创始人,总裁,前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黎万强小米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前金山设计总监金山词霸总经理周光平小米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前摩托罗拉北京研发中心高级总监刘德小米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前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ArtCenter毕业黄江吉小米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前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洪峰小米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前Google中国高级产品经理6、名字来历:小米的LOGO是一个“MI”形,是MobileInternet的缩写,代表小米是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另外,小米的LOGO倒过来是一个心字,少一个点,意味着小米要让用户省一点心。二、小米手机存在问题就像一条挤进沙丁鱼群的鲶鱼一样,新进入手机市场的雷军(微博)搅乱了传统意义上的手机营销模式,而且正在向一个目标迈进:半年内小米手机(微博)销售过百万。要知道,大名鼎鼎、曾经明确提出要挑战苹果手机的联想乐Phone,面世长达一年也没有达成原定的百万手机销量。但是去年10月底投行摩根士丹利发表的一份报告称,小米处在中国市场手机品牌第九位,在所有国产手机里排第一位。以百度指数为例,小米手机刚刚发布当日百度指数就达到了苹果iPhone4S发布当日的三分之二。雷军曾经说过,不靠出售手机硬件赚钱,但是小米的软件问题也需要改进,全球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的假死情况,对于小米来说,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除此之外,小米公司也并非能够一帆风顺。首先,小米的服务能否跟上,在最初开放预订之际,小米网站的服务器就开始爆掉,连续数次。此外,随着小米手机销售量的增加,今后的售后服务也将成为小米新的挑战。其次,小米的生态链问题。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微博)移动两个公司此前遇到的困境有目共睹,此后上述两家公司分别与微软(微博)和谷歌的结盟,可能能够改善其手机业务受冲击的问题,但是小米公司想要效仿苹果,自建生态系统,就要难得多,毕竟其创新性的米聊用户虽然高达数百万,但是腾讯的微信一出,立刻夺去了米聊的风头。更让雷军担心的是,如何不让小米年轻的MIUI操作系统被国内复杂的移动互联网厂商的产品所摧毁。第三,也是最可能成为小米公司隐忧的是中国消费者对手机爱好的善变。众所周知,中国消费者更换手机的次数远超欧美国家消费者,所以目前仅仅依靠一款小米手机打天下的雷军,是否需要学习苹果继续其单一产品战略,还是吸取当年联想单一一款产品打天下遭到惨败的冷遇,改为以量取胜,生产更多款式的手机。三、小米手机存在问题产生原因1、营销策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认为小米的在前期的宣传造势上采取了“饥饿营销”的策略吸引了大量的客户。所谓“饥饿营销”,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也达到维护品牌形

宁馨****找我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