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外访万家 第一篇:课外访万家军店镇何村小学教师“课外访万家”活动方案为了贯彻落实省市县文件及会议精神,努力办让人民满意教育,何村小学特制定何村小学教师“课外访万家”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践行师德、携手育人二、工作目标通过“课外访万家”活动,增进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理解,增强育人意识、责任意识,共促教育和谐发展。三、活动任务1、了解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和在家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2、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及表现,与家长共同探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发现好的家庭教育典型;3、对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得到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4、宣传有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生理、安全等方面的知识;5、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四、活动要求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实现“两个全参与”,做到“六回访”、“六必进”、“六知道”、“十不准”。1、突出家访重点,实行“六回访”。即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家庭,学习困难的学生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单亲家庭),思想、学业上有重大变化的学生家庭,进城务工子女家庭,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家庭,在此次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建立跟踪回访制度。2、落实家访内容,实施“六必进”。即教育的政策措施进家庭,贫困生资助方案进家庭,学困生转化措施进家庭,家庭教育指导进家庭,心理生理健康辅导进家庭,教师个性化关爱进家庭。3、讲求家访实效做到“六知道”。学生知道教师家访的目的和意义,家长知道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家长知道学生的任课情况,教师知道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教师知道家长对孩子的希望和期盼,学校知道家访收集的家长意见和建议。4、遵守家访纪律,遵守“十不准”:不准要求家长安排车辆接送;不准借家访名义向家长提出任何私人要求;不准收受家长馈赠的钱、物及任何有价证券;不准接受家长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任何费用;不准参与家长组织的娱乐消费活动;不准借家访名义进行违规办班、有偿家教活动;不准借家访名义向家长推销商品、引诱或暗示家长给孩子购买教辅资料;不准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敷衍塞责、填报虚假《家访手记》;不准训斥、指责、侮辱学生及家长;不准损害教育形象,不说有损学校名誉的话,不作有失师表形象的事。五、活动安排建立家访长效机制,开展教师全员定期家访活动,每学期每个学生家庭实地走访一次。今年集中家访活动为期5个月,从2011年9月中旬开始,至12年1月结束。集中家访活动分为三个阶段。(一)、宣传发动阶段(8月下旬)组织动员。8月下旬,何村小学进行工作部署,并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活动方案,组织实施。8月31日前将活动方案上交中心学校。分级培训。学校要抓好班子成员、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培训,明确家访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和要求。(二)、推进实施阶段(9月-11月)1、摸清信息。9月上旬,收录学生地址、家庭情况、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拟定班级家访计划。2、明确任务。9月下旬,学校结合实际,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职责,分解工作任务。制订实施方案,有计划、在步骤地开展活动。3、开展家访。教师家访以实地走访为主要形式,家访以班主任为主,其它科任教师全员参加,以实地走访为主,以互联网、电话、信函等形式为辅,覆盖全部学生家庭。家访后,对学生家庭状况、校内外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评估,认真填写《家访手记》。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建立学生家访档案。家访活动结束后,家访教师要写出一份家访情况报告。家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班主任工作和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家访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带头家访,科任教师全员参与。家访后,对学生家庭状况、校内外再现进行对比分析,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评估,认真填写《家访手记》。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建立学生家访档案。家访活动结束后,每个家访的教师要写出一份家访情况报告。(三)总结表彰阶段(12月)1、工作总结。12月上旬,何村小学对集中家访活动进行自查总结,整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分析社会家庭育人的特点,提出改进教育方式的意见和建议,并撰写总结报告报送中心学校。2、表彰奖励。何村小学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将表彰先进个人。六、组织管理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学校充分认识家访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一级抓一级,责任落实到人的工作机制。要在教师中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并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校长要切实负起组织和督查责任,因校制宜,抓好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带头参加家访工作,使家访活动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学校成立“课外访万家”活动领导小组,组成成员如下:组长:杨海德副组长:胡爱民、龚宜秀成员:杨守成、肖一国、张艳、陈志民、邓尚丙、郭乐恒、杨厚清、刘云、郭乐权、刘传庆。2、增强工作针对性,确保活动成效。家访前,教师要精心准备个性化家访方案,切实增强家访的针对性和实效

一条****贺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