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结构 促发展 努力探索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新思路.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2.9万字
约50页
0
4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调结构 促发展 努力探索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新思路.docx

调结构促发展努力探索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新思路.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调结构促发展努力探索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新思路

第一篇:调结构促发展努力探索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新思路调结构促发展努力探索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新思路——关于加快我县中药材种植业发展的几点建议县生物产业办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解决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大事。如何立足我县中药材种植基础资源,挖掘其发展潜力,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逐步走向产业化,使其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县依托得天独厚自然条件和丰富中药材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基地建设,重点扩大胡椒、草果种植,大力培石斛、植美藤果、砂仁等新兴产业,积极开展重楼、旱半夏、野生三七等野生药材人工驯化种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中药材人工栽培进入迅速发展时期,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中药材产业将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大产业。(一)香料型药用植物种植形成规模。据统计,到2013年末全县香料型药用植物种植达37.1余万亩,其中草果17.2万亩、胡椒2.1万亩、花椒0.6万亩、八角14.2万亩、木姜子3万亩,香料型药用植物已成为绿春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二)地道药材培植稳步推进。各有关部门积极开展了石斛、大黄藤、黄栀子、露水草、萝芙木、葛根等地道药材由野生变家种驯化试验示范,加强了品种储备,促进了品种多元化。目前,全县已培植地道药材3万余亩,其中:黄栀子15000亩、露水草1500亩、砂仁2500亩、佛手1200亩、萝芙木150亩、龙胆草1200亩、石斛2400亩、半夏300亩、美藤果200亩,其它如重楼、金线莲、大黄藤等5000余亩。逐渐成为绿春县的又一个新兴产业。(三)产品销售渠道基本形成。目前绿春县境内有6户收购药材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家,近百名贩销人员,经营品种有草果、胡椒、山苍子油、灵香草、石斛、砂仁、何首乌、龙胆草、百合、血藤、黑节草、金线连、板兰根、豆腐渣果、大黄藤、葛根、水麻皮、山乌龟等60多个品种,市场年交易量达到5000吨,交易额达1.6亿元,吸引了浙江、四川、广西等省的10余名客商常绿春经销药材,形成了长期稳定的销售渠道。二、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义(一)培育农村特色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不仅可以满足人民医疗保健需要,也为制药工业保证了原料的供应,同时人工栽培的中药材属于特色经济作物,经济价值较高,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改变山区面貌有重要的意义,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门路。绿春县是集边、少、山、穷、站五为一体的特困县,由于建县晚、地处边疆,基础设施建2设滞后,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和社会发展较为缓慢,全县尚有4.78万贫困人口,是国务院确定的首批重点扶持开发县,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任务艰巨。因此,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可帮助绿春培育地方特色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增长,有效改善我县农村的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三)保护中药材野生资源、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绿春县是云南省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也是云南省典型的湿热河谷地区之一。地处东经101°47'-102°39',北纬22°33'-23°08',县境内立体气候明显,全境从高到低分布着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六种气候类型,植物种类繁多,形成了多气候带、多种生物资源的比较优势。已查明的野生药用植物有156科520属828种,其中较珍贵的有石斛、野三七、千年健、金线连、黄连、砂仁、杜仲、草豆蔻、大百部、姜黄、萝芙木等10余种,一般药材有滇龙胆、千张纸、丹参、升麻、白芨、雷丸、重楼、大黄藤、青叶胆、山乌龟、肉桂等810多种。但中药材野生品种特有的适应性和区域的局限性,使物种分布区域狭小,蕴藏量较少,贮量有限,资源更新速度慢,加上近几十年来中药材价格的不断上涨,野生中药材一度被无序过度采挖,许多地道名贵野生药材受到严重破坏,有些已成为濒危植物。因此,野生药材的人工引种驯化以及规范化种植,已成为相关产业可持续利用的迫切任务。(三)保护山区植被和生态环境发展中药材产业将极大地减少野生资源的滥采滥挖现象,有力地保护野生药材资源;由于有了新的经济收入来源,山区农民在逐步富裕的同时,也将改变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再靠对自然的过度索取来求得生存的条件,唤起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自觉性,对自然的恢复和保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达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目的,促进山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进行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从而实现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三)支撑农民人均收入的新的增长点的需要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好山区资源,发展中药材产业,这对于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带动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对于发展好特色产业,切实改变山区贫困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调结构 促发展 努力探索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新思路

文档大小:4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