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docx / 文档详情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2.4万字
约46页
0
4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docx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第一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课外文言文训练一(教师卷)(整理:高亦梅)一、中考课外文言文考点:(一)解释词语;大量积累课内文言文中重要实词;归纳掌握常用文言词汇的多种含义。(二)断句或翻译语句;断句口诀:排比对偶与顶真,修辞提供好条件;名词代词做主宾,前后往往要断句;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翻译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用现代汉语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方法:“留”,就是保留;“补”,就是增补。“调”就是调整。意译:进行符合现代语言表达习惯的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即可,不必字字落实。(三)内容理解。一般为对基本文意的理解,常考内容和题型:1、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内容的把握;2、分析人物的特点,谈对人物的看法,有时要求结合选文;3、谈启示,悟道理。【阅读理解小诀窍】1、以注解题。就是用注释来帮助疏通文意、答题。2、以题解题。(1)借助标题来理解文意和答题,标题往往就是对内容或主题的概括;(2)借助题干中的信息来理解文意和答题。3、以文解题。就是利用文章中的话来解题。答在文中,要学会利用文中的关键句。4、以理解题。“理”就是事理、逻辑。答题时,要与语境结合,更要善于了解事理,进行推理。二、中考真题:2008年附加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10分)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⑤师,学习。好处就是既不得罪袁公,又维护了自己的父亲。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称:称赞(2)不知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法:效法2.文章画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3.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2分)(1)问元方父亲为官时如何赢得称赞;(2)问自己和元方的父亲谁效法谁。4.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4分)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的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参考译文:陈元方十一岁时,有一次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令尊在太丘县认职时,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是怎么治理的呢?”元方说:“家父在太丘时,对强者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他,放手让他们安居乐业,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你的父亲效仿我,还是我效法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两个不同的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做法却是如出一辙,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2009年附加题(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淳熙中,张说颇用事,为都承旨。一日,奏欲置酒延众侍从。上许之,且曰:“当致酒肴为汝助。”①②说拜谢退而约客客至期毕集独兵部侍郎陈良祐不至说殊不平。已而,中使以上樽珍膳至,说为表谢,因附奏:“臣尝奉旨而后敢集客,陈良祐独不至,是违圣意也。”既奏,上忽顾小黄门言:“张说会未散否?”、对曰:“彼既取旨召客,当必卜夜。”乃命再赐。说大喜,复附奏:“臣再三速良祐,迄不肯来。”夜漏将止,忽报中批陈良祐除谏议大夫。坐客方尽欢,闻之,怃然而罢。(选自周密《齐东野语》)[注]①张说(yuè):人名。②都承旨:官名。③怃然:怅然失意的样子。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1)奏欲置酒延众侍从邀请.(2)臣再三速良祐,迄不肯来邀请.2.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说拜谢|退而约客|客至期毕集|独兵部侍郎陈良祐不至|说殊不平。3.张说“附奏”的目的是什么?(3分)陈良祐未到,“用事”的张说内心不快,想皇帝惩罚他。(这道题难在文中并没有刻画良祐,我们只能从另一个角度——刻画张说时所用的“用事”一词作推测。)4.结合本文内容说说陈良祐是个怎样的人。(3分)根据选文中“张说颇用事”,而他上奏获准请客时大家都去捧场,独陈良祐不参与,由此可看出陈良祐看不惯张说“用事”,不畏权势,为人正直。参考译文:淳熙年间,张说很有权势,担任都承旨的职务。有一天,张说上奏说想要宴请各位侍从。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并且说:“我要赐酒肴为你助兴。”张说拜谢。回去后就约请客人,到了日期,客人们全都到了,只有兵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文档大小:4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