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调查公民对高考分数线的看法 第一篇:调查公民对高考分数线的看法调查公民对高考分数线的看法相信很多人都对高考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经历过高考的,亦或没有经历过的。然而考生们在与高考殊死搏斗过后还要经历填志愿这一难越的坎,我们不乏见到高分却落榜的考生,这让我们不禁扼腕叹息,但是制度如此,总会有几家欢喜几家愁,你对高考分数线又有什么样的看法呢?1.你参加过高考吗?A.参加过B.没有参加过2.你(曾)在哪所大学读书_____3.你对你(曾)就读的这所大学满意吗?A.满意B.不满意4.你所填的志愿是有把握能被录取还是冒险填一搏的?A.有把握B.冒险5.你身边有你认识的比你分数高,但是却没有被录取的学生吗?A.有B.没有6.你觉得那些比你分数高却没有被录取的现象是否公平?A.公平B.不公平7.你的父母参与了你的填志愿吗?A.参加B.没有参加8.你认为你父母的担心大于你还是小于你?A.大于B.小于9.他们(父母)最担心的着眼在哪里?A.专业的取向B.学校分数线的波动10.你认为人们对高考的关注程度达到了一个怎样的水平?A.很高B.高C.一般D.不关注11.你认为各高校按照报考人数调整分数线是否公平?A.公平B.不公平12.现在你作为在校大学生是否觉得你上什么大学对你有很大的影响?A.有很大的影响B.没有很大的影响C.无所谓13.以前你在填志愿的时候是否觉得你上什么大学对你有很大的影响?A.有很大的影响B.没有很大的影响C.无所谓14.你认为人们如此的关注高考的成绩,录取以及名牌大学是否有必要?A.有必要B.没有必要15.最后你认为高考分数线的制度是否需要调整?A.需要B.不需要感谢您的配合,谢谢您的参与!实验研究一、研究主题:研究人们对高考分数线的看法二、研究对象:对高考有一定认识的对象三、实验步骤:1,提出假设:将各所大学的等级定位下来,高考分数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分好,不受填报志愿时人数的影响,分数高的就能上高等学校,不会出现高校录取时本一分数线比本二分数线低的情况。2、(1)自变量:高考分数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分因变量:所有学生不受填报人数的影响能上的合乎自己能力的学校(2)前测与后测:先在当前的考试录取模式下对100名学生进行调查,看看他们的录取情况,是否有高分低取的现象(前测),在100名学生成绩不变的情况下,按划分好比例的分数线再一次填报,看看录取的情况(后测)(3)实验组与控制组:把100名学生分为两组,一组50人。然后让其中一组同学(实验组)参与分数线按比例划分的支愿填报,另一组不变(控制组)3、通过当下高考分数线的确定方案对实验组和控制组1进行因变量的前测。4、通过按比例划分的高考分数线,对实验组和控制组2进行实验刺激。5、对所有组中的个案进行因变量的后测。四、结论:通过计算,若E值越小,即按比例划分的分数线可以减少高分底取的案例,大多数学生都能按照自己所得的分数接受合乎自己能力的教育,从而可以验证假设。文献研究一、研究主题分数线的波动牵动着每个父母和考生的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延续了几千年,很难直视父母那因沧桑而憔悴的脸;但经历过高考进入各个高校的儿女们,只是一味的享受生活了。现在大学生已经不再是以前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大学中挥霍青春,浪费时间的现象司空见惯,已经不在乎自己是在什么样的大学了,那么人们过分关注分数线是否有必要。二、研究设计本次调查资料来源是全国各地书籍、报刊、杂志、报告等上面对当前在校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对学习的态度等方面的描写以及历史文献对古人中举的描写和金榜题名之后的生活转变。两者对比看“天之骄子”的地位变化,并从中得出结论。三、分析程序1、选定研究的分析单位:当代大学生2、抽取样本:(1)名称的抽样:由于研究的特定要求,故采用目的抽样。从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文献、书籍、报刊、杂志、报告、电视以及历史文献中抽取含有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生活状态和对待学业的态度的描写、报道或讨论的内容。(2)期号的抽样:分别从这些类型中抽取当今同一时期(最好是同一年)的若干期号以及从历史文献中抽取若干期号。(3)内容的抽样:从所抽中的期号或栏目等中抽取所要分析的有关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对待学业的态度。3、阅读样本文献,并按编码体系进行数据统计。4、数据分析。(1)对各项变量的基本描述,即百分比的描述。(2)对主要自变量与各因变量相互关系的检验采用卡方检验法。(3)继续对变量做定量分析,以确切了解各研究对象的状况,并进行类比。五、研究结论通过对所有文献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可以了解当前各个高校的在校大学生的一些生活状态以及对待学业的态度,与以前的金榜题名的天之骄子相比较有很大的不同,并且可以知道人们对分数线的关注是否有必要。(具体结论有待实际实施)实地研究一、研究课题的提出高考,作为中国的第一大考,自开创以来就受到人们的极大关

Ma****57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