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财务管理作业 第一篇:财务管理作业金融市场可以为企业提供筹资和投资的场所、提供长短期资金转换的场所、提供相关的理财信息。财务人员可以通过金融市场实现以下三个理财目标:筹资管理目标:满足资金需要的情况下,降低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而企业实施科学周密的投资计划将会大大减少项目的风险。许多年来,不少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倒闭,大都是由于投资失误所致。因此,应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和严格的投资决策审批制度是十分重要的。投资管理的目标:1、进行可行性研究2、降低投资风险3、提高投资报酬任何决策都是面向未来的,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风险。企业决策时,需要在报酬和风险之间做出权衡,研究风险,并设法控制风险。风险报酬率取决于投资者对风险的偏好,通常企业可采用多元投资和多元筹资等方法来控制风险和分散风险,以求最大限度地扩大企业价值。营运资金的管理目标:1、合理使用资金2、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比如把企业多余的资金用于购买基金或用于购买股票,证券等我国的金融机构,按地位和功能可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第二类,银行。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第三类,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国有及股份制的保险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证券公司(投资银行),财务公司等。第四类,在境内开办的外资、侨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以上各种金融机构相互补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金融机构体系。第二篇:财务管理作业1某公司拟购置一台机器,购价90000元,可使用8年,期满无残值。购置该设备后每年可节约人工成本15000元。折现率为12%。要求:确定该机器应否购置。2.某公司发行一种债券,年利率为12%,按季计息,1年后还本付息,每张债券还本付息1000元。要求:计算该债券的现值为多少?3.某企业全部用银行贷款投资兴建一个工程项目,总投资额为5000万元,假设银行贷款利率为16%。该工程当年建成投产。要求:(1)该工程建成投产后,分8年等额归还银行贷款,每年年末应还多少?(2)若该工程建成投资后,每年可获净利1500万元,全部用来归还贷款的本息,需多少年才能还清?第三篇:财务管理作业财务欺诈及其防范措施课程:财务管理班级:10711姓名:王伟学号:1007414027一、前言近些年来,会计欺诈事件频繁发生,使得人们普遍开始关注会计欺诈问题,国内外纷纷揭露了许多大的上市公司进行财务欺诈,蒙骗广大投资者的丑闻。从美国的“安然”、“世通”,到我国的“银广夏”、“琼民源’、“红光实业”等,各种形式的造假层出不穷,虚增利润,编造上市前的报表,隐瞒重大事项,伪造银行对账单等各种形式的会计造假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财务欺诈的形式无论如何多样,其核心都表现为损益不实,而损益的真实与否最终关系到相关决策者、上市公司现实的和潜在的投资者、上市公司债权人等相关者的切身利益;损益反映得不真实,将对相关者造成许多不良后果。近年来,对于财务欺诈的打击力度在逐渐增加,各国都相继出台了一些措施来减少财务欺诈的发生,但是一方面由于公司内部的一些问题,如内部人控制和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存在一些缺陷;另一方面还有外部的因素,诸如制度不健全、法律的不完善、道德的缺失等问题也导致了财务欺诈的问题依旧是很严重。因此,如何有效地遏制财务欺诈使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成为了当务之急。对于财务欺诈及其相应的防范措施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这对于维护经济市场的秩序,促进经济市场的良性循环是有重要意义的。本文就“财务欺诈及其防范”这个论题进行研究,主要论述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解释什么是财务欺诈,包括它的类型、特征和主要的实施手段,及其带来的严重影响。(2)鉴于财务欺诈的恶劣影响以及在现在的证券市场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二、财务欺诈概述及其影响(一)、财务欺诈概述公司财务欺诈是指会计活动中相关当事人为了逃避纳税、分取高额红利、提取秘密公积金等谋取私利的目的,事前经过周密安排而故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基本类型包括:虚假陈述与欺骗性财务会计报告;滥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与歪曲会计政策;调整业务运营、实施盈余操纵与粉饰财务状况;虚构业务、虚拟作业项目与虚列名单;内联外结、上下串通与左右共谋等。财务欺诈作为企业欺诈的一种,有其自己的特征:财务欺诈的主体是公司管理层,尽管公司财务欺诈可能出现在各个层面,但其主体是公司的管理层;财务欺诈的客体是会计数据,财务欺诈的方式主要有应用不恰当的会计方法和频繁(恶意)变更会计政策,伪造、变造公司的会计凭证等,但最终还是在对外财务报告的数据上做文章;财务欺诈不能改变企业的真实盈利状况,相反,财务欺诈带来的虚假信息反而会干扰正常的经营决策,恶化企业的盈利情况;疏忽行为同属财务欺诈,导致重大误导性财务报告的管理单据的疏忽行为同样应视为财务欺诈,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对于财务

山柳****魔王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