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论第三部分(推荐五篇).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2.3万字
约41页
0
3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费尔巴哈论第三部分(推荐五篇).docx

费尔巴哈论第三部分(推荐五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费尔巴哈论第三部分(推荐五篇)

第一篇:费尔巴哈论第三部分第三部分剖析和批判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揭露和批判他在宗教哲学、伦理学问题上表现出来的唯心主义观点,指出他陷入唯心史观的阶级根源和理论上的原因,其核心就在于对“抽象的人”的崇拜。(三)对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批判一、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任务在于使宗教完善化“我们一接触到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他的真正的唯心主义就显露出来了。”P25费尔巴哈指出,宗教和唯心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不可分割的,要消灭唯心主义就必须消灭宗教;反之,要消灭宗教也就必须消灭唯心主义。但是他没有将唯物主义原则真正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因此他对宗教的批判是不彻底的。“费尔巴哈绝不希望废除宗教,他是希望使宗教完善化。哲学本身应当融化在宗教中。“P25一)费尔巴哈宗教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观点“人类的各个时期仅仅由于宗教的变迁而彼此区别开来。某一历史运动,只有在它深入人心的时候,才是根深蒂固的。心不是宗教的形式,因而宗教也不应当存在于心中;心是宗教的本质。”P25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唯心主义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宗教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关系、心灵的关系”P25费尔巴哈主张建立一种真正的宗教即“爱”的宗教。费尔巴哈认为,爱的宗教可以使人在爱中找到自己感情的满足,解开自己生命的谜,达到自己生命的终极目的,从而在爱中获得那些基督徒在爱之外的信仰中所寻求的东西。宗教是一种永恒现象,它将与人类共存亡。2、“心是宗教的本质费尔巴哈指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不是后来注入人心中的,而是人生来就有的,是一开始就存在于人心中的。所以,心不是宗教的形式,而是宗教的本质。3、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宗教变迁史”人类的各个时期仅仅由于宗教的变迁而彼此区别开来费尔巴哈指出:一定历史运动之所以会发生、发展,要看一定的宗教观念是否为人民所接受。历史运动的根源,在于宗教的宣传与传播的状况。(二)批判费尔巴哈宗教哲学中的唯心主义1、对“宗教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联系”的批判首先,恩格斯明确指出,感情关系和宗教关系是两回事。“人与人之间的、特别的两性之间的感情联系,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P25只要人类存在,感情关系就不会消失;而宗教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特别是历史发展到阶级社会的产物。第一个历史事实:“性爱特别是在最近800年间获得了这样的意义和地位,竟成了这个时期中一切诗歌必须环绕着旋转的轴心了。”P25“现存的通行的宗教只限于使国家对性爱的管理即婚姻立法神圣化;这些宗教也许明天就会完全消失,但是爱情和友谊的实践并不会发生丝毫的变化。”P25第二个历史事实:“在法国,从1793年到1798年,基督教的确曾经消失到这种程度,连拿破仑去恢复它也不能不遇到抵抗和困难,但是在这一期间,并没有感觉到需要用费尔巴哈意义上的宗教去代替它。”P25其次,费尔巴哈把人的感情关系歪曲为宗教是唯心主义的“他不是抛开对某种在他看来也已成为过去的特殊宗教的回忆,直截了当地按照本来面貌看待人们彼此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关系,即性爱、友谊、同情、舍己精神等等,而是断言这邪恶关系只有在用宗教名义使之神圣化以后才会获得自己的完整的意义。”P26“在他看来,主要的并不是存在着这种纯粹人的关系,而是要把这些关系看做新的、真正的宗教。这些关系只是在盖上了宗教的印记以后才被认为是完满的。”P26费尔巴哈夸大了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对人的感情关系的神圣化、独立化。它歪曲了人的感情关系与现实的社会关系之间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他把人的感情关系与现实社会关系割裂,又把感情看成宗教,抹杀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宗教一词是religare一词来的,本来是联系的意思。因此,两个人之间的任何联系都是宗教。这种词源学上的把戏是唯心主义哲学的最后一着。这个词的意义,不是按照它的实际使用的历史发展来决定,而竟然按照来源来决定。”P262、批判费尔巴哈夸大宗教历史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首先,随历史转折而变迁的只有三大宗教,其他宗教并不是这样。“重大的历史转折点有宗教变迁相伴随,只是就迄今存在的三种世界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而言。”历史的事实正是这样。“古老的自发产生的部落宗教和民族宗教是不传布的,一旦部落或民族的独立遭到破坏,它们便失掉任何抵抗力。”P27其次,恩格斯指出,全部历史运动并不是必然带有宗教色彩。“仅仅在这些多少是人工造成的世界宗教,特别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那里我们才发现比较一般的历史运动带有宗教的色彩,甚至在基督教传播的范围内,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也只有在资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即13世纪到17世纪,才带有这种宗教色彩。”P27不是宗教变迁决定历史发展,而是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宗教的变迁。所以,费尔巴哈关于人类历史是宗教变迁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3、对费尔巴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费尔巴哈论第三部分(推荐五篇)

文档大小:3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