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资助工作“百千万”走访[全文5篇] 第一篇:资助工作“百千万”走访关于开展2014年学生资助工作“百千万”走访活动的通知各学院:根据《安徽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关于继续开展安徽省学生资助工作“百千万”走访活动的通知》(皖教助函〔2014〕30号)要求,经研究决定,在2014年暑期,组织开展经济困难学生家庭走访活动,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活动主题宣传惠民政策,传递正能量二、活动目的促使学校和辅导员更加充分地了解困难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以及实际困难状况,帮助并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坚定生活信心、克服困难、更加努力学习,加强感恩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搭建资助工作与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沟通平台三、时间和对象1.走访时间:2014年暑期2.走访对象:各学院走访本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不低于5%比例的受助学生及家庭。四、走访安排此次走访活动,具体由各学院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集中走访与分散走访相结合的方式,也可以结合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可走访受助学生家庭,也可以到受助学生所在地的基层党组织(乡镇、居委会、村委会)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进行核实。五、走访内容1.重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走访,关注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了解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及家长思想状况,向他们宣传好资助惠民政策,帮助其克服困难,解决问题。2.了解走访对象的家庭情况,地方政府对该家庭的帮扶情况。3.向学生及家长宣传国家和我校对学生的资助政策与奖励政策(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国家助学贷款及助学贷款代偿等)。4.收集学生家长和地方政府对高校资助工作及学生教育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六、工作要求1.走访活动是密切联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扩大资助惠民政策影响力的有效方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资助政策的群众知晓度、学生资助工作的群众满意度;有利于彰显国家这一惠及千万贫困学生民生工程的正能量;有利于促进学生资助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2.走访中要重视收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资助政策体系和资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于问题要及时给予回复和解决,对于建议要认真梳理分析、积极采纳。3.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此次走访活动,走访前确定受访学生,认真制定走访计划,精心设计走访路线,注意走访中的交通安全和人身安全。4.走访活动要务求实效,如实填写《皖南医学院学生资助工作“百千万”走访汇总表》(附件1),《皖南医学院学生资助工作“百千万”走访登记表》(附件2),《皖南医学院学生资助工作“百千万”走访情况反馈表》(附件3),并详细记录家访过程(文字记录和相片记录),各学院要形成书面走访报告。上述材料的纸质及电子版于9月10日前报送学生处。联系人:杨树前;联系电话:0553-3932672。附件:1.皖南医学院学生资助工作“百千万”走访汇总表2.皖南医学院学生资助工作“百千万”走访登记表3.皖南医学院学生资助工作“百千万”走访情况反馈表学生工作处2013年7月1日第二篇:大学XX年学生资助“百千万”走访工作方案大学XX年学生资助“百千万”走访工作方案各学院: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XX年学生资助宣传系列活动的通知》(x教助函〔XX〕x号)以及我校实际,为切实关心和帮扶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资助育人,将开展XX年学生资助“百千万”走访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领导各学院成立由学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等为成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户走访工作组,具体负责本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走访工作。二、走访对象我校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学生以及XX年已被我校录取并经媒体报道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重点走访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特别是XX-XX学年未被认定为困难生的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特困的学生、特殊群体学生(单亲家庭、孤残家庭、学业困难、心理问题等学生)、家庭发生重大突发变故申请临时困难补助的学生等。各学院走访人数不少于本院家庭经济困难受助学生总数的5%(具体名额分配见附件1),其中实地走访各学院不少于5人。三、走访形式(一)实地走访学院要结合校领导慰问暑期社会实践队、招生宣传以及就业市场拓展等活动统筹安排,确定走访路线。根据走访对象分布情况,学院之间可以联合组队,可以选择到受助学生家中及所在地的基层组织(乡镇、居委会、村委会)进行实地走访了解受助及建档立卡学生等情况。(二)召开座谈会暑假前、开学初,各学院可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参加座谈会学生要涵盖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及享受各类资助的学生。参会人数不低于本学院受助学生总数的3%;(三)受助回访根据学生家庭实际情况,本着方便、快捷、实用的原则,可通过电话、信函等传统方式和微信、QQ等新媒体方式回访学生家长,表达关心和问候,回访人数不少于本学院受助学生总数的2%。四、走访任务(一)宣传国家、学校资助政策;(二)调研对我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三)掌握家庭

是你****晨呀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