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这一年那些人的杂文随笔.docx / 文档详情
这一年那些人的杂文随笔.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1万字
约19页
0
26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这一年那些人的杂文随笔.docx

这一年那些人的杂文随笔.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这一年那些人的杂文随笔

第一篇:这一年那些人的杂文随笔很喜欢说这个世界人来人往十几年几百年遇见一个人十几天几百天悄然说再见其实离别也不是什么坏事于千万人之中于千万年之间遇见了本就已经值得庆幸了拥有本身的含义并不重要吧时针分针秒针都不会停止转动风将吹过花欲落下那就看完它最后的谢幕曲子谱好了还没来得及拉剧本刚刚动笔却就要删个精光舞台没有了灯光序幕从未被拉起低矮的房子外没有挂着的霓虹灯奢华的装饰里却找不到几根蜡烛月光星光下望那些看不见的阳光气球离银针只有千分之一秒风筝将狂舞还需要一阵微风火车响了汽笛声可我刚刚望见月台自以为是的想着这些微光足以照亮前路自作多情的觉得那些水珠可以汇成湖海踏出第一步却发现这片荒漠只有黑夜旅行本就没有什么意义那些短暂的时光封存在那个地方那些美好的瞬间你永远不再触碰下车后太多人就再也不见了一条两条的车道越走只会越远后来不会有我们也不会再有后来第二篇:我这一辈子杂文随笔连绵起伏的山岭,围着一幢低矮的古老石墙小屋,粉壁脱落,屋顶的老式土瓦有很多破裂。屋后竹林茂密苍翠。屋前几树花木开放,一口小井,清泉汩汩,环境显得格外幽静。这就是我居住了60多年的家。庚寅年正月初九日申时,我乘着漫天风雪,降临在一个贫苦的农民里。这个地方小地名叫沙地沟,是一个山穷水枯的村子。政府组织民众斗倒了大地主,分了田产。但由于我的祖父是从外地搬迁来的,没有依靠,也没有能力去活动,因此只分到一间五柱的矮小破烂瓦屋和三亩荒土。我的降临虽然给这家农户添了喜气和希望,但也增加了父母身上的担子。父亲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依靠石匠手艺维持生计。为了养活我这个长子,父亲成年累月的在外面劳作。母亲天资呆板,没有什么劳力,最多看家。祖父会点民间小医术,穿行乡里,找点盐钱。奶奶做点小生意,一家人相依为命,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祖父抱着我,把我的面相看了好久,说:“‘上九潜龙勿用,’属相又是下山虎,这孩子虽然算是聪明,可是生不逢时,将来要遭好多好多的挫折。”为了使我有个比较好的出息,祖父就加强对我的学习指导,三岁就把我抱在膝上教读《三字经》、《百家姓》;念《学而》、读《论语》,一笔一画的把手教写字,祖父尽力把他那本不多的文化传给我。到了五岁,祖父又用自己卖草鞋的钱,给我买来《西游记》和《三国演义》连环画。我爱不释手的日夜捧读,得到了比别人孩子多得多的知识,启蒙我走上了爱好文学的道路。现在想来,祖父真是用心良苦,我能有今天的日子,真得感谢祖父的教诲。可惜祖父在我七岁时,就在贫困中病故了,奶奶也接着去世,这无疑是我人生的第一大损失。五岁多,矮小的我就进入村小读书。那个带麻子的冉老师对我很好,把我放在讲台前边,有时还抱着我教读。我的成绩当然是优秀,许多比我大几岁的同学也远远不及。村里的人见面就都夸我,说黄老大是个读书的人才。我听了信心十足,暗中立下长大要当文学家的誓言。可惜又出了意外。1958年,我们这里也刮起大跃进风,村里办大食堂,搞大炼钢铁,全村人在一个食堂,摆开桌子吃饭,干部们吹嘘说:“挂起犁头吃三年。”其实庄稼成片的霉烂,好多没有收回。一些干部还弄虚作假,把几块田里的稻谷搬到一块田里计算产量,说是“放了卫星”。山林被砍成“和尚头”,用木材来烧炉炼铁,把人家箱柜上的铜铁扣强行取来炼钢。狂呼:要“鼓足干劲,一天等于二十年”,要“三年超过英国”,要“迎接到了巴东县的共产主义”......浮夸、吹牛在当时挤满了每个角落,看到哪些大人做的事,连我们这些小孩都觉得好笑。那次,我对一个吹牛的干部歪了歪嘴,那干部就气势汹汹的来拉我去站高板凳,吓得我连忙逃走。从此我就怕当官的,哪怕是个小组长我都畏惧七分!遭罪的当然是老百姓。食堂没办到一年就散了,庄稼无收,天灾又来,老百姓大都吃着树皮、草根,有的还吃观音泥,还有人饿死。这时区的领导又搞“移民开荒”,把我们村组的百姓赶到老远的金字山开荒。我家的房子被拆,天穿地漏。父母被赶到山上做苦功,我留在山下坚持上学读书。我从八岁起就几乎是孤苦伶仃,寄居在别人家,一天仅仅有3两包谷粉子的主粮,分两餐吃,早上一两,下午二两,包谷粉子饭接连加水,连蒸两次,简直烂得象牛衣胞,很难吃。这且不说,管粮的那个会计更狠毒,竟与女炊事员合伙克扣我们的主粮,弄得我们2两主粮的饭没有半碗。扣下的饭他们自己饱吃了,吃了就躲在保管室里偷情,我两次放学撞见,弄得他们很不好意思,我可什么也没说出去。为了读书,我仍然顽强坚持,饭吃不饱,我就用放学后的时间,到山边野地去摘野菜来填充肚子,薅芝,鹅儿肠,折儿根,野豌豆等都是我的美味。后来到了80年代初,那个克扣我主粮的会计突然得上怪病,刚满50岁就呜呼了,真是现眼报。这时节,在学校读书也是成了开玩笑,我们八九岁的小学生也有支农任务,我们每天到生产队扯糖萝卜、栽秧苗、砍包梗等,上课成了“副业”,根本学不到知识。我就利用夜间看书,没有油灯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这一年那些人的杂文随笔

文档大小:2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