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县荞麦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工作总结范文.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3万字
约22页
0
2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通渭县荞麦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工作总结范文.docx

通渭县荞麦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工作总结范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通渭县荞麦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工作总结范文

第一篇:通渭县荞麦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工作总结范文通渭县荞麦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工作总结通渭县地处甘肃省中部,全县辖6镇12乡,332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244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5.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34万人。海拔1410~2521m,年平均气温7.2℃,年无霜期120~170d,年降水量300-400mm,全年蒸发量高达1700mm,是降水量的4倍多。农作物播种面积187.92万亩,其中荞麦播种面积在12万亩以上。近几年,荞麦在我县各乡镇都有种植,但以西北部种植为主,种植区域内大气和土壤环境污染轻,生产投入的化肥、农药少,因而生产的小杂粮属无污染绿色食品。因此,发展荞麦生产可充分发挥作物的多样性来保持旱区粮食生态系统的平衡,保证我县粮食安全,同时通过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特色农业,促进产业开发,对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一、任务目标依据项目实施的条件,计划在我县的华岭、马营、北城、陇阳、鸡川、碧玉、襄南等7乡(镇),涉及105个村3150农户,每年示范推广荞麦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面积8万亩。2009年平均亩产达到150公斤,良种应用率达90%;2010年平均亩产达到180公斤,良种应用率达95%;2011年平均亩产达到200公斤,良种应用率达98%。通过示范推广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通过项目的实施,组装配套各种成熟、系统、行之有效的荞麦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使全县荞麦生产基础条件得到改善;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开发名、优、特品牌,逐步实行订单农业,以生产促龙头企业,实施产、供、销、加工一体化经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完成情况(一)任务面积经统计,在我县的华岭、马营、北城、陇阳、鸡川、碧玉、襄南等7乡(镇),105个村3.2万农户中,2009年完成荞麦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面积8.23万亩,平均亩产达到156.8公斤,良种应用率达92%。在项目实施中,组装配套了各种成熟、系统、行之有效的荞麦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使全县荞麦生产基础条件得到改善;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了生态环境,开发出以通渭苦荞茶为主的名优品牌,逐步实行订单农业,以生产促龙头企业,实施产、供、销、加工一体化经营,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技术落实情况1、引进了优良品种。引进推广了平荞2号、甘荞2号等优质品种,同时大力开发了药用型、富硒型等食疗保健新品种。2、推广了先进栽培技术。一是抓标准化技术的落实。通过种子的精选、包衣和小粒种子大粒子,实行精量或半精量播种,达到省工、省籽、保苗、防虫、丰产的目的;二是推广了膜侧沟播技术;三是应用了集雨节灌技术。3、创办了标准化生产基地。在科学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加强了标准化商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工作。在华岭、马营、北城、鸡川、襄南共建立标准化荞麦生产基地5个,面积5.3万亩。通过示范基地的建立,达到辐射带动的作用。4、实行订单农业。为加快我县荞麦产业化建设的步伐,优化配臵龙头企业,逐步实行订单生产,引导和支持生产者与加工销售企业互相联合,发挥各自优势,在开发地方优质苦荞茶生产的同时,努力实现产、加、销一条龙,提高产业开发效益,促进我县荞麦的产业化进程。三、效益(一)经济效益2009年完成标准化种植面积8.23万亩,平均亩产达到156.8公斤,比前三年平均亩产135公斤,增产21.8公斤,增幅为16.15%。总增产量达179.4万公斤,新增总纯收益358.8万元(每公斤按2.00元计)。(二)社会效益1、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通过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调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科技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支撑作用。引进名、优、特新品种,建立示范基地,带动千家万户,发挥自然资源,实现产、加、销一条龙服务,贸、工、商一体化经营,实施订单农业生产,使小杂粮产业真正成为富县强民,脱贫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2、实现农业技术创新。应用先进栽培技术,改进生产手段,革新耕作制度,发展设施农业,实行集约经营,促进“两高一优”农业在我县的发展进程。3、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力。随着该当项目的实施,加大了农业科技的应用程度,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4、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通过技术咨询、指导、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对示范区3.2万户农民进行了技术培训,全面提高了农民生产技术水平和应用现代旱作农业技术的能力。四、保证措施(一)成立了项目领导和技术指导小组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农业、财政、质监等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项目实施区华岭、马营、北城、陇阳、鸡川、碧玉、襄南等7乡(镇)乡镇长为组员组成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面积规划、物资落实、人员调配、组织实施、督促检查等行政工作。项目牵头实施的县农技中心确定了1名技术骨干任组长,并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通渭县荞麦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工作总结范文

文档大小:2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