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道德经读后感精编.docx / 文档详情
道德经读后感精编.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7.5千字
约14页
0
2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道德经读后感精编.docx

道德经读后感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道德经读后感

第一篇:道德经读后感道德经读后感道在无为,善在若水。这是老子道德经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辩证的“祸福相依”同样出于此部经典伟著《道德经》,另有许多的哲理成语,诸如“和光同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皆由此道中来。由此我觉得,不读《道德经》就不能了解中国式的哲学。这部粲然高论虽只五千余字,在当今社会连个论文都评不上,但其影响却又何其之大之广。前段时间听了周玉珍主演的曲剧《三娘教子》,薛氏训教逃学的薛英哥,其中一句唱到“莫轻看书本一张纸,儿须知书内有黄金”。这《道德经》何止千两万两黄金,古人所以著述之经典,原因就在于“三不朽”之一的“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不朽就要流传后世,拿给后人看,所以要注重其质其量,所以我们现在难以出现有大影响的大师,就在于我们不再有这个标准了。不能跑题了。《道德经》一书,章节共分八十又一。由一至三十七章的“道经”,三十八到八十一章的“德经”。所以《道德经》实非“道德之经”,乃“大道”“上德”之经也。《道德经》文字虽少,然寓意之丰,鸿篇巨制不能比也。始篇第一章众妙之门言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仅此一句,可谓玄之又玄,故曰“众妙之门”,不解此句,道德经之读便难有根基。据我理解,如果大道可以说出来的话,那么所谓的大道便不是永恒的;同样,如果一样东西可以被命名,那么这样东西便不会是永久的。所以无名之物乃天地之本原,有名之事乃万物之母。是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名者,道也。“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以水比至善,缘于水善润万物而不又与万物相争。与人有益而无碍,人如能修身至此境地,便非圣人完人,亦当如“达人”!《菜根谭》上说“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无取万古之凄凉!”达人宁可助人而为所误,亦不尔虞我诈害于人。水,何人不需?却如空谷之大无所不纳,甘处“众人之所恶”而近“道”,默然“利万物而不争”,此何等气度与胸襟!“道经”一至三十七章,浅见如下:众妙之门,道之玄也;功成弗居,所以不失也;圣人之治,使民无欲;和光同尘,归自然也;守中之策,所以无为而治民也;谷神不死,天地之根,道乃永存,用之不尽;天地不自生故能常生,圣人所以不自私也,终成其身;上善若水,不争而无忧;功成身退,所以不骄而无贻害也;天生万物,却不自恃,德之幽深也;无为之用,物之中空所以为容器也,有可被利用,无自然也可被利用;舍彼去此,舍虚名恶求内之充实也;宠辱皆惊,不骄不躁也;持亘古之道,以御万物;持道性而不改,不贪求而后可有新成;物归其根则静,人返其本则聪贤,与道合方得长久;功成身退,则不致辱怨;道远能知骥、世伪出贤人、国乱有忠臣,故贤良忠臣多,非太平之时也。所以树立榜样者,风尚不再也;少私自然寡欲,寡欲自然无为;独异于人,有别常人方能追求道之原目;大道大德之人,谦卑而包容;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争,所以以不争也。齿刚而落、舌韧而存,是以知“全而归之”之理也;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所以希言自然也,少说话才是符合自然的;道者,不自伐其功、不自矜其长;域中有四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故人的最终归宿是“道”、是“自然”;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气泄针芒,不可不察也;圣人要精通物理(事物的道理),方能指引他人;知白守黑方能回归无穷无尽之道,知荣守辱方能返还淳朴之境界;去奢去泰,圣人不妄求则无强弱;善是果也,离道则衰;恬淡为上,不得已方用兵也;知止而不殆,守位则无咎也。此所“位”者,道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圣人倚道不自大,终成其伟大;天下归之缘由道,道之不可说也,无闻无见、无味无概,不可言也,无从言也;国之利器不可示人,术也;道常无为,所以治也!经之奥也,不能止也。为先求“道”之实,再追“德”之义也。修身,知“道”、明“德”之过程也。一阅而嘲之,不卒读;再阅方知其奥,难卒读;三阅偶得其概,循章而后,勉强而读之;复阅方能登堂入室而为此文。诚如首论之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令人不禁飘忽恍惚,却怡然间又有所得。至于“德经”之部,未敢轻判也。唯摘三十九章“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万物之道,最终乃是一个最简单也最深刻丰富的“一”字。一者,统一也、同一也,自然与道之和也。古人所尚者,天下一也,是为此理。留“一”于心,抛却利锁名缰,必然“闲来无事得从容”,常无负累也!第二篇:道德经读后感道德经读后感洪飞华1212112010《道德经》提倡清心寡欲、无为而治。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道德经读后感精编

文档大小:2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