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道德经赋.docx / 文档详情
道德经赋.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7.5千字
约13页
0
2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道德经赋.docx

道德经赋.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道德经赋

第一篇:道德经赋道德真经赋李绍武道者,先天地而生,造化虚无,无形无象,无始无终,其大无边其小无度,宏大无极,微观无限。道冲,生鸿蒙,是为一,划分阴阳,是为二,阴阳衍化,造化母气,是为三,母气牝万物,是为宇宙之源也。道存于天地,藏于万物,感于生灵,道,教化原始,衍生文明,开宇宙,演天地,作山川江河大海。道,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恍恍惚惚,似存似灭,常人不可得。道不可轻传,乃憾事也,上古圣贤老聃有感于此,作书以记之,一曰《道德真经》,一曰《五千言》,一曰《老子》,一曰《老子五千文》。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又谓老君,老子道君,太上老君,太上玄元,上古之人,好辑撰典册,留诸文献,大凡八十四岁登仙。录上古治国之政,警世之言;安民之策,养生之法。至若治国之道,由礼而上至于义,由义而上至于仁,由仁而上至于德,由德而上至于道,道法自然。夫天地乃自然,圣人顺其自然。自然自在而自由,乃清净所然;和适和睦而和谐,乃无为所然。遵天道物理,全书循沿。则论题之多,涉及之宽,独见之深,理致之玄。其神妙,其旨远,其精辟,其博大,万象相兼。仰之弥高,趣之弥远;巍如崇山,广如苍天。若夫发其义蕴,索其奥隐;中其肯綮,引其本源。《道德真经》凡八十一章,取九九归一之数,上篇论道,凡三十七章,是为《道经》,下篇论德,凡四十四章,是为《德经》。德者,得也。得道者谓之大德者也,古之大圣贤也。真经者,径也,得道之道也,法门是也。夫《道德真经》当为万经之先,探寻宇宙生命之源,中华文明之泉,夫演化规律,导引人间,君子以修身,养性,治天下也,为帝者以治国安邦,为帅者以统帅甲兵,为学者以探究知识,为民者以安身保命,明天地来源,揭万物之奥妙,展人间治理之大道,示成长之路。其上可上,其下可下,无不攘括,世当首崇也。道学玄玄,世人谬解其意,一为丹道,一为符箓,诚不得其真意也。汉武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道学至此不显,儒学鼎鼎,道学微微,至于近代,反孔灭道,儒、道皆亡,道义不存,道德不显,传承断裂,贻害后世,悲哉,痛哉。夫《道德真经》重显,在于当代,二十一世纪,大家解读之,其道意得以流传,孩童诵读之,传承得以接续,广为宣传,道德得以彰显,又乃幸哉,幸哉!夫羲皇画易,以象剖露先天,老子著经,以文意彰道德,穷天道之际,通古今变化,成文明之重典,历万代而不朽,历千劫而不绝,壮哉,壮哉!第二篇:道德经[定稿]初读道德经时,心中冒出许多个疑问,人是归属自然的,是自然很小的一部分,人的行为本身就是“自然”的,为什么要“法自然”?这样说就将人和自然分开对立开来了。本人认为,存在即有其合理性,人类无需去效法什么,遵从自己的内心就好,这样即为自然。更以为道德经避世思想严重,反对各种激烈行为,不免有逃避的嫌疑,不为失去痛苦,不为得到高兴,心态始终一团和气,当然这是为了追寻长久之道,然对于许多人来说,倘若这样波澜不惊的过一辈子,岂不是会闷死。至于政治上,老子认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智。”意思是说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让人谦虚,让人博学,减弱人的志向,增强人的体魄,让百姓没有知识和欲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为。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有些泯灭人性的意思。倘若统治人和养猪一样,这个世界怎么样向前发展的呢。站的高度不同,想法也就不一样,不得不说,道德经中的思想有许多让人不禁拊掌,与自己的内心的想法或经历不约而合。对,就是这么神奇!道德经第八章讲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水之所以善,是有利万物生长并不争功,它处于众人都不愿去的地方,所以最接近大道。为什么处在众人都不愿去地方还最接近大道呢?因为水本来是干净纯洁的,但为了净化他物而把自身弄得全是污浊,最后还要流到最低的地方,不再被人重视。所以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最后还落到人人都不愿去、受轻视的地方,这种“甘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精神就是“道”的品质,这种品质在《道德经》里也叫“柔弱”,即永远把自己个人的私欲放在最柔弱的位置,而把付出放在最强大的地方,《道德经》写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意思是,天下最柔弱的,莫过于水,用它去攻击最坚强的,没有不胜的。在克服困难时,水又变成最坚强的。《道德经》就是以水喻“道”,用水的柔弱与顽强来形容“道”的特性。我们总是强调人要无私奉献,无私就是私心欲望要柔弱,奉献就是付出的愿望与力量要强大。为什么那些有著无私奉献精神的人做起事来总是会散发出蓬勃朝气和无穷力量呢?因为他的精神状态符合了万物本源“道”的特性。第七章写道:“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道德经赋

文档大小:2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