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郭沫若诗两首教案 第一篇:郭沫若诗两首教案课题:七年级语文《郭沫若诗两首》【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2.了解这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学习理解诗歌的节奏和押韵常识,3.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4.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重点:朗读训练;品味诗歌语言,理解内容,把握情感。难点:通过想象和联想去品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天上的街市》一、导语同学们夏天晚上乘凉时喜欢看星星吗?那你们有谁听说过古代牛郎织女的故事吗?(让一名学生概述这故事,别人可作补充)同学们说得很好。深深相爱着的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用金钗划出的天河相隔着,只有每年农历七月七日这一天才能在鹊桥相会一次。牛郎织女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是中国人民最早关于星的故事,但它的结局却不尽如人意。我想大家一定都希望牛郎织女能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对吧?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早在90年前(1921年10月)就凭借自己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这种美好的愿望写进了自己美丽而迷人的诗篇——《天上的街市》。二、介绍郭沫若及时代背景让学生说,然后出示投影。投影: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沫若是笔名,四川乐山人,现代诗人、作家、学者。《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写于1919年至1920年,诗集中充满了“五四”时期的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充满了爱国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激情。《星空》写于1921年至1922年,当时是五四运动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其间两次回国。面对当时中国的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但五四时期那种勇猛的反抗精神和烈火般的热情已经消退,在《星空》中诗人流露出较浓的失望和悲愁情绪,但也表现了要求奋飞、新生和自由的愿望。就是这一时期,1921年10月24日,作者写下了《天上的街市》。本课两首诗都是选自《星空》。三、学习《天上的街市》(一)诵读指导,读出诗歌的音乐美。提醒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标出朗读的重音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渺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1.注音:缥缈(piāomiǎo)灯笼(lonɡ)笼罩(lǒng)(zhào)疏星(shū)鲛人(jiāo)2.释义(结合课本注释):(1)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也作“飘渺”。(2)定然:必定。(3)珍奇:稀有而珍贵。(4)甚:很、极。(5)闲游:闲暇时到外面随便游逛。(6)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7)疏星:稀疏的星星,形容星星很少。(8)鲛人:神话传说中住在海底的神人。传说鲛人所流的泪能成为珍珠。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二)再读,读出诗歌的画面美。请一个学生朗诵,配上背景音乐《星空》。请其他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听,想象诗中所表达的的美好的事物或画面。(三)理清写作思路,理解联想与想像在诗歌中的作用。1、具体看看作者在诗中写了些什么?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老师引导学生逐段地归纳所写的内容,在归纳时可让学生讨论作者是怎样逐步从地上写到天上,从物写到人的,突出其中的联想过程和情感的发展。对诗中的词语也适当地引导学生加以理解。板书:街灯──明星──街市──物品──珍奇美丽、繁华天河──牛郎织女──来往──闲游自由、幸福2、本诗是如何逐步展开联想和想象的?(1)首先老师介绍一下联想和想象的概念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方式和心理过程。客观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所谓想像,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过程。也就是创造性的想出新的事物或形象。(2)结合诗歌进行说明:1、理解诗中联想运用的作用①“远远的街灯明了”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信息?明确:它表示时间是晚上,天已经黑了。②诗人面对黑夜看到了什么呢?明确:看到了无数街灯点缀其间,像是夜空中的无数明星,无数明星也同样像是地上的无数街灯。这一节,诗人把“街灯”比喻成“明星”,又把“明星”比喻成“街灯”,相映成趣,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诗美。③那么“街灯”与“明星”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呢?明确:共同特点是“无数”和明亮。这种自然而然地把“街灯”与“明星”联系起来的表现手法,我们称为“联想”。由当前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到另一事物,都是联想。事物之间有某种联系就可以构成联想。诗作开头这种由街

岚风****5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