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第一篇: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第六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15.大禹治水二、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继续培养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2.熟读课文,理解“倒塌、堵塞、叮嘱、开凿、垒、长年、欣欣向荣、敬仰、爱戴、英雄”等词语,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理清作者思路。3.自主阅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三、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通过重点词句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2、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学会在课四、教具准备:1.教师查阅有关大禹治水的资料,制作有关课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2.学生预习课文,自学字词,查阅相关资料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课结拓展、提升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1.同学们,你们课前都读过那些古代的神话故事呢?2.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题目就叫《大禹治水》(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3.读完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炼:大禹为什么要治水?怎样治水的?结果如何?)〔设计意图〕从学生课外预习入手,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针对课题,引导质疑,为学文创设条件,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1.大禹为什么要治水?怎样治水的?结果如何?请同学们走进课文,边读边想,遇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划出来,先自己解决。2.有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吗?请组长组织小组同学互相学习。3.在刚才小组学习中,还有那些字你们觉得容易读错和写错呢?根据学生的情况重点指导:“丘、禹、野”几个难检字的读音和写法和妻、凿、雄的部首、写法;会通过词语辨别多音字“处”与“塞”4.学会了生字,小组比赛读课文达到熟读课文。〔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主读文,练习独立识字,再通过小组互学,教师点拨,学会生字,熟读课文,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三、检查自学情况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阅读,你一定知道了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请你们用自己的话说说。2.上古时代禹率领民众治理洪水的故事印在了人们心里。对于这个故事,你们刚才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还记得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那些地方写了大禹为什么要之水?那些地方写了大禹怎样治水的?那些地方又写了结果如何呢?引导学生学会默读,解决问题。3.根据学生的回答,理出文章的层次,第一部分描写了洪水肆虐的危害;第二部分主要写大禹率领民众治水的过程;第三部分些治水的结果——洪水终于退了,大地又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设计意图〕围绕问题,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字,通过默读思考、解决问题,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四、教师精讲点拨1.请同学们分段读文,熟读课文。2.检测学生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字词,学生交流、改错。〔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归整体,熟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感悟、在读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读中培养语感。五、课堂巩固训练1、读生字、词语2、读课文六、课堂小课结拓展、提升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课结拓展、提升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大禹治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呢?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2、回忆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切入,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品味语言创设条件。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1.今天让我们再次沿着时间的隧道,走进这个远古时代的动人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认真地读课文,看看你能从中读懂什么?能获得那些信息?一会儿要通过抢答题接受检查,引导学生自主读文,捕捉信息。2.出示抢答题,检测学生自渎情况:(1)从那些词语可看出洪水对人们的危害大?(2)文中出现两个人物分别是谁?他们什么关系?(3)鲧和禹分别用什么办法治水,请概括回答。三、检查自学情况1、鲧临死前对儿子禹说了一句什么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鲧和禹治水的结果如何?3.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有关对应的文字。四、教师精讲点拨1.刚才我们大家说了,禹治水和他父亲不同,他父亲主要采取堵的方法,禹主要采取疏通的方法,那么,禹具体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走进课文第二部分,一边默读一边画出描写禹做法的词语,写写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1)引导学生抓“开凿、挖通、垒起、引到”体会禹的卓越的战略眼光和超群的智慧,相机指导朗读。(2)引导学生从“常常、泡在、只好、才、仅仅、就、却

一只****u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