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电话报告管理工作规范.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2.2万字
约42页
0
3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重点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电话报告管理工作规范.docx

重点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电话报告管理工作规范.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重点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电话报告管理工作规范

第一篇:重点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电话报告管理工作规范重点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电话报告管理工作规范为进一步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的管理,及时准确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快速有效地处理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发生状况,特制定本方案:1.甲肝/戊肝: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甲肝/戊肝病例。2.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3.麻疹:10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2例及以上麻疹病例。4.风疹:14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风疹病例。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2例及以上死亡。6.流感: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病例,或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或发生1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7.流行性腮腺炎: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8.感染性腹泻: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20例及以上感染性腹泻病例,或死亡1例及以上。9.猩红热: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猩红热病例。10.水痘: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水痘病例。11.新发或再发传染病:发现本区从未发生过的传染病或发生本区近5年来从未报告的或者国家宣布已经消失的传染病。12.不明原因肺炎:发生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获得上述相关疫情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在2小时内电话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统计科,同时上报院领导、卫生局防疫科。第二篇: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1、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责任疫情报告人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发现有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必须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2、医院为责任报告单位,依照有关法规对责任疫情报告人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单位必须建立疫情管理组织,制定专职疫情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疫情报告工作。疫情管理人员在报告疫情的同时应及时向单位负责报疫的科主任(组长)或分管领导进行通报,应使用计算机网络直报。3、责任报告人在首诊诊断传染病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由填写人上交单位疫情报告责任人员或由单位制定的疫情报告人统一到各科室收集,统一通过疫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报告。传染病报告卡由录卡单位保留三年。4、对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其他乙类传染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丙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软下疳、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应当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5、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6、责任报告单位或责任报告人在报告传染病疫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同时应用电话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第三篇: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技术要点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技术要点(县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卫生部《传染病报告管理规范》和《贵州省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规范》,为进一步做好全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特制定如下技术要点,供工作中参考。一、日常监测管理技术要点1、审卡:每日对辖区网络直报的传染病卡片进行审核至少4次,并建立审卡日志(纸板)。审核时限为: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网络报告至审核时限2小时;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网络报告至审核时限24小时。Ⅰ传染病报告卡是否填写完整性,特别是重点防控传染病人的地址和单位等;Ⅱ有无发现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卫生部规定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Ⅲ有无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或不明原因死亡病例;Ⅳ有无聚集性的不明原因病例(3例以上);Ⅴ有无可能的传染病爆发疫情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重点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电话报告管理工作规范

文档大小:3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