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重庆科技学院校长严欣平教授讲话 第一篇:重庆科技学院校长严欣平教授讲话凝心聚力续写华章在重庆科技学院建校60周年庆典大会上的讲话重庆科技学院院长严欣平教授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校友们、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五月的山城花香四溢,美丽的重科宾朋云集,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和喜悦的心情欢聚一堂,共同庆贺重庆科技学院六十华诞!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出席庆典的各位领导、国内外嘉宾、校友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位领导和各界朋友,向为母校增光添彩的广大校友,向各个时期为学校发展竭诚奉献的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斗转星移话甲子,沧桑砥砺写春秋。60年前,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百废待举。为了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依靠“洋油”、“洋钉”的局面,建立起独立完整的民族工业体系,1951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决定建立西南石油工业专科学校,成为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石油专科学校之一,1952年更名为重庆石油工业学校,1994年升格为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划转重庆市。1951年7月,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决定建立西南工业部钢铁工业管理局专修科,1952年更名为重庆钢铁工业学校,1985年升格为重庆钢铁专科学校,1998年由原冶金部划转重庆市,次年更名为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报教育部批准,两校合并组建重庆科技学院,开启了学校发展的新征程。今天的重庆科技学院,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以石油石化、冶金材料、机械电子、安全工程为特色,涵盖理、工、经、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生机蓬勃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六十年筚路蓝缕,重科人自强不息。60年来,重科人克建校艰辛,历大炼1钢铁,经石油会战,遭“文革”劫难,沐改革春风,开盛世新篇。其间虽27次更名,10余次迁址,数度体制变更,但始终血脉相连,薪火相传,矢志前行,不断攀登。进入本科教育,我们肩负历史与时代的重任,承载两校师生的希望,寄托10万校友的梦想,用务实高远的发展目标引领未来,用先进科学的办学理念汇聚力量,借行业振兴之势,乘重庆发展东风,抓大学城建设之机,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发展新篇。从合校之初的阵痛到深度和谐融合,从依依不舍离开老校区到首个整体入住大学城,从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的全面提升,重科人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历经大融合、大建设、大置换、大搬迁、大发展,臻成今日之繁盛局面。校园占地面积达2000余亩,增长了3倍;学校净资产超过22亿元,增长了7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超过1.6亿,增长了4倍;图书资料145万册,增长了3倍;教授近100人,增长了4倍;博士学位者超过130人,增长了18倍;年科研经费突破5500万元,增长了10倍。2010年5月,作为全国首批10所新建本科院校之一,学校接受了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调研性评估试点,受到高度赞扬,被誉为发展最快、最好的新建本科院校之一。六十年春风化雨,重科人勤耕不辍。60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10万莘莘学子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他们“勘油气于海内,架管道于漠北;选金锡于海岱,炼铜铁于河岳”,扎根基层,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在各自岗位上开拓创新,建功立业。他们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总经理、大学校长,还有全国劳模、商界巨子、革命烈士,更有一大批德优业精、乐于奉献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为祖国石油冶金工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母校赢得了美誉。升本以来,学校科学定位、传承立新,立足应用,打造人才培养品牌。从探索本科教育规律到实施“万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从基本教学条件建设到以投入5000万元的气魄建设三大实践教学平台,努力创新和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石油工程、冶金工程等专业列为国家特色专业,实现了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双语示范课程等的全面突破。近年来,我校学生共获得300余项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在最近两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成绩位居重庆高校第一。在刚刚结束的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上我校学生又喜获一等奖。我校女子足球队荣获全国大学生女子足球锦标赛亚军。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阳光、自信、包容、进取”已成为我校大学生形象的集中写照。六十年孜孜以求,重科人与时俱进。60年来,从艰苦奋斗造就国家重点中专,到奋发图强铸就国家示范高专,再到开拓进取建设特色本科院校,重科人始终怀着对国家和人民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与时俱进,追求卓越,演绎了一篇篇重科精神的华彩乐章。继承传统优势,打造特色学科。基本形成了以油气井工程、钢铁冶金、机械电子、安全工程等特色学科群。有重庆市重点建设学科2个,国家发改委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1个、重庆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重庆市社科普及基地1个。近6年来,学校

宜然****找我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