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细菌感染及耐药性临床研究.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4万字
约24页
0
2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重症监护病房细菌感染及耐药性临床研究.docx

重症监护病房细菌感染及耐药性临床研究.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重症监护病房细菌感染及耐药性临床研究

第一篇:重症监护病房细菌感染及耐药性临床研究重症监护病房细菌感染及耐药性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ICU各种感染病原菌群分布及分析药敏试验结果。方法:对我院近5年ICU各种感染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CU中各种感染分泌物微生物检出率62.4%;病原菌以G-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主要致病菌,且耐药严重。结论:加强病原学监测,在经验性治疗中注意合理应用抗生素,提高感染诊断和治疗水平。关键词:病原菌;耐药性;重症监护病房[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distributionofthepathogensandantibioticfeaturesinIntensiveCareUnit(ICU).Methods:Thepathogensofallkindsofsecretionwereanalyzed.Results:Thepositivecultureratewas62.4%inICU;Amongallthepathogens,75.1%ofsecretioncultureresultsweregramnegativebacteria,mostofwhichwerePseudomonsaeruginosa、Acinetobacterbaumami,Klebsiellapneumoniae,EscherichiacoliandStaphylococcusaereus,theisolatedinfectionwereaddedyearafteryear.Conclusions:ThepathogenmonitoringofpatientsinICUshouldbepaidmoreattentionto;Itisveryimportanttoselectantibioticscorrectlyforimprovingtheclinicaldiagnosisandtreatment.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为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提供了支持平台和技术方法,由于危重症患者的特殊生理、病理状况,ICU中侵袭性操作和广谱抗生素的应用等,使ICU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发区。如何防治耐药细菌感染,合理应用敏感抗生素,降低细菌感染死亡率,对于ICU医务人员显得尤为重要与棘手。有研究显示,细菌分布因不同地区、医院、不同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而异[1]。为了解我院ICU中感染的致病菌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的变迁规律,为更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分析我院ICU中2002年3月~2007年3月间204例患者729份标本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的结果。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均来自ICU,男138例539份标本,女66例190份标本;年龄:男47±31岁,女53±24岁。原发疾病主要包括:重症肺炎、窒息、心肺复苏后、重型颅脑外伤术后、多发伤、胃肠穿孔、食道癌、重症急性胰腺炎、各种中毒、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病理产科术后、肝硬化、气胸、颅内出血、颅内感染、严重心律失常、各种先心病手术后等。1.2标本来源全部来自ICU的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其中气管插管吸引物、胸腔引流液及上呼吸道分泌物等呼吸道标本552份(75.7%),血标本75份(10.3%),消化道标本18份(2.5%),泌尿道标本34份(4.7%),脑脊液15份(2.0%),腹腔引流液18份(2.5%),血管内导管6份(0.8%),余伤口拭子5份,来源不明6份,共占1.4%。1.3方法细菌的培养分离,生化筛选,血清学鉴定分型均按常规进行,按NCCLS2005年标准判断结果。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1.4药物敏感性试验将分离出的细菌采用法国BioMerieux公司的ATB细菌鉴定仪,测定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C)、哌拉西林(PIC)、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替卡西林(TIC)、替卡西林/克拉维酸(TCC)、头孢曲松(CR0)、头孢他啶(CAZ)、头孢噻肟(CTX)、头孢吡肟(FEP)、亚胺培南(IMI)、庆大霉素(GEN)、阿米卡星(AKN)、奈替米星(NET)、环丙沙星(CIP)在内14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实验方法和结果判定均按照ATB操作说明书进行。2结果2.1菌株分布5年间共监测各种微生物455株,总检出率62.4%;其中革蓝阴性菌342株(75.2%),革蓝阳性菌100株(22.0%),真菌13株(2.8%)。5年间重症监护病房革蓝阴性菌的分布:铜绿假单胞菌156株(45.6%),鲍曼不动杆菌44株(12.9%),肺炎克雷伯菌30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重症监护病房细菌感染及耐药性临床研究

文档大小:2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