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金子教案(大全5篇) 第一篇:金子教案22、金子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体验彼得获得成功的过程,加强学生对词句的感受能力。3.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感悟到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所谓真金,就是成功的秘诀,即一个人获得成功不仅需要脚踏实地的苦干,还要善于思考。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感悟到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理解真金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复习课文,导入新课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同学们你们的梦想是什么?那你们知道彼得的梦想是什么吗?齐读课题2、为了实现梦想彼得做了哪两件事?(挖金子种花)二、精读第二自然段。1、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彼得是怎样挖金子的?2、出示第二自然段3、交流:读了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抓住“默默”、“埋头苦干”、“翻遍”来理解。“默默”说明他不和别人交流,一门心思挖金子。“埋头苦干”他头都不抬一下,一直在那挖。“几个月”挖的时间很长。“几乎翻遍”挖的很仔细。体会彼得挖金子非常辛苦,付出了艰辛的劳动。4、指导朗读,让我们再次来感受彼得的艰辛,齐读。5、彼得挖金子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结果怎样?(一无所获)三、学习第6段1、彼得挖金子是这么辛苦,却一无所获。那他又是怎样种花的?结果又如何?自读第6段。2、交流怎样种花的:全部精力书上只用了四个字写了彼得种花的过程。同学们结合生活经验想象一下,彼得为了种好这些花,他会怎么做呢?再看看书上的插图,想象一下,彼得会怎样精心照料这些花苗呢?出示课件:清晨,天刚蒙蒙亮,彼得______________。中午,烈日当空,彼得依然_______________。暴风雨来临时,为了保护花苗,彼得________________。„„3、彼得种花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这次他种花成功了。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彼得种花付出的艰辛,分享他种花成功的喜悦吧。齐读第六自然段。4、通过这两件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彼得?结合回答并板书:辛勤劳动四、学习1、4、5段过渡:在同一块土地上,同样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为什么结果不一样?1、自读第1段,你能找到彼得挖金子一无所获的原因吗?拿出笔圈出有关词语。2、同座互相交流,指名交流抓住“听说”、“无意”、“蜂拥而至”理解,明白道听途说的事情不可靠。3、齐读第1段。彼得听别人说有金子,就和很多人一样蜂拥而至,没有思考事情是否可行,而是盲目的跟从,所以他的梦想破灭了。4、那种花为什么会成功呢?默读4、5段。思考:他是怎么想到要种花的?交流:出示:彼得走出小木屋,发现眼前的土地和以前不一样了:坑坑洼洼的地方已被大水冲刷平整,松软的土地长出了一层绿茸茸的小草。5、这是怎样的小草?彼得看到这茂盛的小草也若有所悟,他悟到了什么?用自言自语的语气读一读。6、理解第5段话(1)彼得看到绿茸茸的小草,他有了很多的想法,我们一起走进彼得的内心,看看他是怎样一步一步想的?(2)出示:松软的土地长出了一层绿茸茸的小草“这里没找到金子。”“但这土地很肥沃,我可以用来种花。”“人们一定会买些花来装扮自己的客厅。”“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用不了几年我就会成功的„„”(3)师示范逐句朗读,生逐句体会彼得的内心变化。(由失望----看到希望----做出猜想-----喜悦),让我们一起走进彼得的内心世界吧,读出他的内心变化。齐读。(4)同学们你们看,彼得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思考的。如果说我们前面认识了一个勤劳的彼得,现在你们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彼得?(板书:善于观察、思考)7、小结:彼得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选择了种花这条正确的道路,并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所以他才会实现财富梦想的。看来要想取得成功,实现梦想,不仅要_______________,更需要_________________。指名说。这就是彼得成功的秘诀。课件出示:辛勤劳动+善于思考=成功五、学习第7段(5)1、彼得通过五年的努力,终于成功了,(出示课件)他不无骄傲的说:引读“不无骄傲”什么意思?因为彼得是唯一一个找到真金,实现财富梦想的人,所以他非常自豪地说——指导读出自豪之情。2、彼得没有挖到金子,但却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你认为彼得找到的真金是什么?(板书:成功的秘诀)板书:真金同学们,从彼得找到真金的事例中,你知道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该怎么做呢?相信大家有了这成功的秘诀一定也会实现自己的梦想的。3、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出示:会思考是最可靠的财富,是唯一可以随身携带而且终身享用不尽的财产。六、作业把彼得的故事讲给家人听。板书:22、金子辛勤劳动+善于观察、思考=成功的秘诀(真金)第二篇:《金子》教案《金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结合学生实际,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方法、习惯”三个维度,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凭借对课文的朗读

春岚****2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