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钢铁行业投资分析 第一篇:钢铁行业投资分析2013我国钢铁行业投资分析2012年国内钢市深陷漩涡之中,外有欧债危机死灰复燃,内有经济增速持续放缓,钢铁业首现新世纪以来全行业亏损,供需矛盾升级,钢企生存困难。库存高企、资金短缺、销路不畅,一度迫使价格跌至18年前,停产、改行、歇业现象屡见不鲜。矿石昔日辉煌不在,煤炭黄金十年终结,钢铁业步入形势最严峻的寒冬。2013年,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举行的信息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一季度,全国平均日产粗钢213.2万吨,创历史新高,中钢协常务副会长朱新民介绍,一季度全国钢铁产能产量过度增长,生铁、粗钢和钢材(含重复材)产量分别为17823万吨、19189万吨和2455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6%、9.1%和12.3%。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市场供大于求成了行业面临的首要困难。那么我国钢铁行业市场前景和价值投资到底如何,我们将从以下六个角度分析。1.需求面基建建设:在稳增长的宏观政策基调下,铁路投资仍然是优质的投资项目。铁道部在日前举行的内部中高层会议上定调,2013年的铁路基本建设投资不会低于2012年的水平,将维持在5200亿元以上,仍然主要投向已经开工建设的高铁项目和煤运通道项目。由于这一轮铁路建设的加速实则是在配合中央稳增长的宏观调控思路,铁道部后续的银行贷款和铁路债券的发行亦会得到中央的支持,那么重轨、轻轨等铁道用钢的需求将有明显的回升。房地产:经过2012年“以价换量”促销后,多数开发商的资金紧张状况得到明显缓解,以及土地储备和存量商品房急剧减少,情绪亦趋于乐观,加之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使得土地市场2013年有望保持一定的热度。而房地产业“十二五”规划编制正加快推进,开征房产税这一政策将纳入房地产十二五规划。可见,抑制投机性购房将成为未来楼市调控的长期性政策,故2013年房市调控仍不会放松,但持续调控紧缩可能性不大。机械行业:由于汽车、家电等行业前期政策刺激作用明显,导致需求过度透支,而节能惠民政策的效果又不明显,因而2013年明显回暖的可能性不大,用钢需求增长有限。2.供给面目前钢铁行业这个曾经的暴利行业从利润20%走到亏损边缘,尽管国家多次调控钢铁行业,但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问题却一直困扰着国内钢铁企业。据富宝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新增高炉仍旧较多,其中长材及冷轧类产品占比大。2012年9月3日,国家工信部公布了新的《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2年修订》下称《规范条件》,重新确定了符合准入条件的钢铁企业标准,符合新准入条件的普钢企业粗钢年产量应达100万吨及以上;特钢企业应达30万吨及以上,且合金钢比大于60%。然由于此次新版《规范条件》中,取消了此前关于工信部对于文件审批的相关条例,使得原先一些因为产能控制而未得到批准的项目得到重新上马的机会,故暗含了风险,救市效果存疑。另外由于钢铁生产是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有的地方政府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综合来看,2013年,我国钢铁行业将继续面临产能过剩压力的事实已毋庸置疑。3.成本面我国对铁矿石的消耗已远超世界其它地区的总和,是影响世界铁矿石市场的最主要力量。然而铁矿石作为钢铁的最重要的原料组成部分,与经济状况息息相关,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已成既定事实,国外的危机如何解决仍待时日;另需求方面来看,在行业利润微薄态势下,2013年我国需求难有明显释放,可见铁矿石压力依然重重,重心或继续下移。数据显示,自去年9月以来,进口铁矿石价格涨幅已超80%,接近2011年时的高位。2012年12月以来,进口铁矿石价格更是出现大幅走高。以印度63.5%粉矿为例,最新到岸价约为155美元/吨左右,环比上涨超过27%。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一向较高,甚至超过六成,而三大矿山则控制着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量70%的市场份额,因此形成外矿的垄断局面。要想打破这种垄断,则需要较长时间。所以,2013年中国钢铁行业仍将在高昂的进口矿价阴影下艰难前行。4.市场心态市场方面,一部分投资者对2013年行情相对乐观,认为新一届政府或将加大政府投资,以促进城镇化、服务业和地区发展,这会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适度的积极影响,以及钢铁业进入“微利时代”渐受关注,并且与经济的运行密切相关。部分依然不乐观,认为会延续低迷态势。主要是鉴于全球经济持续低迷,欧债危机还未退去,中国政府继续打压房地产,出口贸易难以改善,内需消费有限;钢铁产能依旧过剩,资金链紧张难题等,钢铁行业寒冬尚需要经历漫长调整。部分表示迷茫,认为后期政策面走向不明,意欲随行就市。5.宏观经济面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主要是结构性危机,而全球性的结构调整还需要持续较长时期,因此2013年的国际经济发展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国内方面在国际经济形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的关键是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但是因受制于财政

雨星****萌娃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