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钻井与完井工程重点总结.docx / 文档详情
钻井与完井工程重点总结.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3.6万字
约67页
0
5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钻井与完井工程重点总结.docx

钻井与完井工程重点总结.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钻井与完井工程重点总结

第一篇:钻井与完井工程重点总结第一章绪论1、钻井分类:地质探井、预探井、详探井(评价井)、地质浅井、检查资料井、生产井、注水井。地质探井:了解地层的沉积年代、岩性、厚度、生储盖组合。预探井:以发现未知新油气藏为目的所钻的井。第二章井身结构设计1、井深结构设计的任务:确定套管的下入层次、下入深度、水泥浆返深、水泥环厚度、生产套管尺寸及钻头尺寸。井身结构设计应满足以下主要原则:A.能有效保护储层;B.避免产生井漏、井喷、井塌、卡钻等井下复杂情况和事故,为安全、优质、高速和经济钻井创造条件;C.当实际地层压力超过预测值发生溢流时,在一定范围内,应具有处理溢流的能力。2、选择井身结构的客观依据:地层压力剖面、地层破裂压力剖面、井眼坍塌压力剖面。3、上覆地层压力p0:指该处以上地层岩石基质和孔隙中流体的总重量(重力)产生的压力。4、地层压力pp:指岩石孔隙中流体的压力,亦称地层孔隙压力。5、骨架压力:由岩石颗粒之间相互接触来支撑的那部分上覆地层压力(亦称有效上覆地层压力或颗粒压力)。6、异常高压的成因:A.沉积物的快速沉积,压实不均匀;B.渗透作用;C.构造作用;D.储集层的结构。7、地层压力预测方法:(要求掌握d(dc)指数法的原理)d(dc)指数法检测原理:机械钻速是钻压、钻速、钻头类型及尺寸、水力参数、钻井液性能、地层岩性等因素的函数。当其他因素一定时,只考虑压差对钻速的影响,则机械钻速随压差减小而增加。在正常地层压力情况下,如岩性和钻井条件不变,机械钻速随井深的增加而下降。当钻入压力过渡带之后,由于压差减小,岩石孔隙度增大,机械钻速转而加快。d指数则正是利用这种差异预报异常高压。8、地层破裂压力:当液体压力达到某一数值时会使地层破裂,这个液体压力称为地层破裂压力。9、地应力:指地下环境中某一岩层深度所处的应力状态。可用三个主应力表示,即垂直主应力z、最大水平地应力H、最小水平地应力h。10、井眼坍塌压力预测井眼失稳破坏准则:石油工程对脆性泥页岩——般采用摩尔—库尔强度准则。11、井深结构设计时井内压力系统必须满足:pf>=pmE>=pR(原则)Pf——地层破裂压力;pmE——钻井液有效液柱压力;pR——地层压力。12、井身结构设计的基础参数:A.地质方面的数据1)岩性剖面及故障提示;2)地层压力梯度剖面;3)地层破裂压力梯度剖面。B.工程数据1)抽汲压力系数Sw(起钻);2)激动压力系数Sg(下钻);3)地层破裂安全增值Sf;4)溢流条件Sk;5)压差允值pN(pa)。(避免差压卡钻)13、套管层次:导管,表层套管,中间套管(或技术套管),生产套管(或油层套管)。14、井身结构设计步骤:A.根据区域地质情况,确定按正常作业工况或溢流工况选择式;B.利用压力剖面图中最大地层压力梯度求中间套管下入深度假定点;C.验证中间套管下入深度H3是否有卡套管的危险;D.计算钻井(或中间)尾管的最大下入深度;E.计算表层套管下入深度H1;F.进一步校核中间尾管;G.生产套管下入目的层中,应进行压差卡钻和溢流条件校核。第三章钻井液1、钻井液主要功能:A.清洗井底,携带岩屑;B.冷却、润滑钻头和钻柱;C.形成泥饼,保护井壁;D.控制和平衡地层压力;E.悬浮岩屑和加重材料;F.提供所钻地层的地质资料;G.传递水功率;H.防止钻具腐蚀。2、主要的粘土矿物: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3、粘土矿物的水化作用:指水分子被粘土表面及其所带阳离子极化后定向排列而形成的水化膜的作用。包括表面水化(主要有粘土表面吸附产生)和渗透水化(主要由吸附阳离子在表面和本体的浓度差产生)两种。4、扩散双电层的形成与结构由于胶体粒子带电,在它周围分布着与其电荷数相等的反离子,于是在固液界面形成双电层。反离子分布不均匀,靠固体表面密度高,形成紧密层(吸附层)。扩散双电层:从固体表面到过剩反离子为零处得这一层称为扩散双电层。5、钻井液的工艺性能A.钻井液的流变性能:钻井液在流动过程中的流变性和静止状态下触变性的流体力学表现,主要由粘度、静切应力等流变参数表示。钻井液流变行为模式:幂律流体模式;宾汉流体模式;卡森流体模式;赫——巴流体模式。B.钻井液的失水造壁性能失水:钻井液在屡失过程中,其中的自由水在压差作用下向多孔性地层屡失渗透的过程叫做失水。造壁:井壁上泥饼的形成叫做造壁。失水类型:瞬间失水、动失水、静失水。6、影响失水的因素:A.静失水量Vf与时间t的关系;(正相关)B.静失水量与压差的关系;(正相关)C.静失水量与滤液粘度的关系;(负相关)D.静失水量与固相含量及类型的关系;(Vf(Cc/Cm-1)1/2)E.静失水量与泥饼厚度的关系;(正相关)F.静失水量与泥饼渗透率的关系。(正相关)7、钻井液分类:水基钻井液、油基钻井液、气态钻井液。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钻井与完井工程重点总结

文档大小:5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