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锡崖沟地质实习报告.docx / 文档详情
锡崖沟地质实习报告.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6.7万字
约119页
0
10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锡崖沟地质实习报告.docx

锡崖沟地质实习报告.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锡崖沟地质实习报告

第一篇:锡崖沟地质实习报告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课程名称:开课学期:指导教师:班级:学号:姓名:评语:成绩:批阅签字:实习报告《地质学基础综合实习》2016-2017-1于吉涛郝成元聂小军马守臣自环1601311605040114陈宇东批阅日期:实习时间:2017年9月2日~9月5日。实习地点:山西陵川锡崖沟景区。实习路线:路线(1):基地——景区南门——马鞍蹄(大峡谷底)——基地路线(2):基地——挂壁公路——王莽岭路线(3):基地——瀑布——基地实习区域概况:我们此次实习的锡崖沟景区位于王莽岭景区南端四周落差1000多米的深谷之中,锡崖沟地处太行山腹地,位于陵川县境最东端,晋豫两省交界处。锡崖沟主要有石英砂岩、碳酸盐岩、灰岩、页岩以及少许泥岩。锡崖沟地区山陡沟深,地势险恶,峭壁环列。其中红岩大峡谷中国的典范国内罕见,与美国的红岩大峡谷相似。绝壁深约130多米,总长40多公里,如刀劈斧剁,岩石色泽赤红直立90度而下,大部分峡谷景观在山西王莽岭景区,被称为红岩绝壁大峡谷。有“中国龙脊”之称的太行山,是中国地势第二大阶梯和第三大阶梯的分界,中国气候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东部湿润区半湿润区与西部半干旱区,干旱区的分界。从地貌上看是以山地为主,兼有黄土丘陵、山间盆地分布的复合山地地貌。岩石类型齐全,地层完整。红岩大峡谷属南太行断裂带,峡谷众多,其锡崖沟红岩大峡谷为突出代表。目前红岩大峡谷最具代表的南太行峡谷由山西晋城的王莽岭景区开发保护。面积40平方公里,包括王莽岭、锡崖沟、昆山三个景区,最高海拔1700米,最低处跌入河南辉县境内仅300米左右,瞬间形成的巨大落差,产生了绝壁千仞、群峰林立、危岩相跌、峡谷纵横的地质奇观。锡崖沟最值得称道的就是锡崖沟挂壁公路,锡崖沟人为走出大山,靠自己的一双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30年,用锤子、钎子,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一条长达7.5公里长的“挂壁公路”,造就了闻明华夏的“锡崖沟精神”。锡崖沟挂壁公路于2009年7月荣登《中国路谱》典型农村公路榜首,2011年9月入选新中国60大地标,今年6月入选山西三晋十大新发现。锡崖沟挂壁公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精神内涵,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不可复制性,是不可多得的精神遗产和人类创造遗迹,是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真实写照。锡崖沟主要分为四个地层,有下更系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下更系统中分为楼则峪组:黄、棕黄色细沙、粉砂、灰黄、土黄色亚沙土与棕红、褐红、灰褐、棕黄色亚粘土、粘土互层夹灰绿色亚粘土、灰白色泥灰岩薄层。下部夹数层黄色中-粗砂岩。亚粘土岩中常含铁锰质结核、钙质结核,灰褐,灰绿色粘土,亚粘土中常见到腹足类及其它化石碎片;大墙村组:本区内分布广而零星。枣红色、鲜红色粘土、含砂质粘土;大墙村组:枣红色、鲜红色粘土、含砂质粘土。一般含有铁质薄膜和小结核,中更系统主要为离石组,它分布普遍,上部是黄红、棕黄色砂质粘土,夹有3-5层棕褐、棕红色古土壤层及黄白、灰黄色钙质结核层;下部及底部,常见棕红色粘土或与棕黄色含砾砂质粘土互层,上更系统主要为冲积层,为现代沟谷Ⅱ级阶地。上部是灰、灰黄、灰褐、黑色粉砂土、砂质粘土,夹淤泥质粘土和泥炭;中部是褐黄、微红、棕黄色砂质粘土,含星散状小结核,具1-2条不甚明显的红色条带。上部是灰、灰黄、灰色粗、细砂层,具斜交层理,含小砾石和夹沙砾石层凸镜体,最后全新统为冲、洪积层:是现代沟谷中冲洪积物。主要为黄褐-灰黄粉砂土及粗、细砂与砂砾石层。1.1红岩大峡谷第一天路线一:基地——景区南门——马鞍蹄(大峡谷底)——基地点号①点位:锡崖沟景区南门售票处点义:“四世同堂”认识本区地层在整队后,于老师首先强调了安全的问题,紧接着提出了,四个问题:山是如何形成的?高山流水是从哪里来的?石是怎么形成的?微观地质构造?带着四个问题我们开始了实习。◆四世同堂:沿红岩大峡谷从下往上看,第一层为25亿年前由岩浆喷发流动形成的片麻岩,第二层为18亿年前的由海洋沙滩演变而来的硅化角岩带,第三层为6亿年前的海底软泥形成的寒武系馒头页岩,第四层是73万年至240万年间的由山洪暴发冲积形成的喀斯特地貌。地质学上称为“四世同堂”,国内罕见。◆问题:山是如何形成的?根据形成原因,山可以分为构造山、侵蚀山和堆积山等三大类:由地壳构造运动所形成的山称为构造山。例如因地壳运动,造成地表岩层大面积的褶皱而形成的褶皱山;因地壳断裂上升所形成的断块山等都属于构造山。为高原或构造山,后来受到流水、风力等外力长期侵蚀分割而形成的山地,叫做侵蚀山。由某些物质在地表堆积而成的山叫堆积山。这种山形状很对称,而且一般都孤立地矗立在低平地区之上。火山就是最常见的堆积山。◆问题:高山水的来源?①:降水(主要来源)②:碳酸盐岩空隙内部会储存一部分的水,在雨水不足时会流出形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锡崖沟地质实习报告

文档大小:10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