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长城和运河的教案.doc 第一篇:长城和运河的教案.doc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它所组成的词。2.正确流利、与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3.体会比喻句。4.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流利、与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难点:课内外结合,体味作者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方法图文结合,朗读感悟长城和运河的雄伟和壮丽。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1.出示图片,板书课题2.生齐读课题3.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想知道更多吗?二.初读指导1.自学课文.(1)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2)感知主要内容的.(2)会读会认田字格中的生字.(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嘉峪关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绸带(2)指名读这些词语.(3)指名初步解释词语.(4)齐读出示的生词.(5)指导书写生字.三、理清脉络,体悟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写了哪三个方面?2.学生自学后讨论.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异的景象呢?2.讲读.3.比较:“奇异”在不在句子中的异同。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用5.自己的话说一说.6.你觉得长城怎样?“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的意思。7.诗篇.“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8.“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9.“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10.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11.指导朗读.(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12.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13.指名读,生评议.14.齐读.五.布置课堂作业1.用钢笔描红.注意“坐姿四诀”和握笔姿势.2.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巨龙连绵起伏奇迹曲折蜿蜒板书设计:长城和运河连绵起伏银光闪闪曲折蜿蜒伸向天边教后感:我的第一感觉是,这首诗是引导学生借助长城和学生对话。这个对话是非常美的,这个对话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创造长城这一奇迹是不朽的诗篇。作为老师,都清楚长城是用血泪筑成,这一课给予学生是一种欣赏,是一种享受„„所以,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就应该让学生读,让学生诵,让长城成为学生心中的一个“美”点。另外,这一课还给着学生一种期待,那就是在飞机上看长城,这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感受到的,虽然课本上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提供了一幅非常美的图片,但那空中拍摄其实也给学生一种期待。因此,在教学中,我个人认为,老师要用这种期待来引导学生读,引导学生诵,因为学生的期待,才能真正的在自己的大脑寻找。拥有这种期待的凭借就是引导学生读文,他们就能够发现长城的“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就能够知道万里长城的“万里”是何意,就能够明白祖先创造这个奇迹的过程。飞上蓝天,看到那美丽的“绸带”,你不想把它放在自己的心中?学生想了,那肯定就会有着亲切的交流,就会产生那动人的诗篇,理解那人间奇迹。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词.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不朽)二.精读第二部分1.导读.听老师读课文,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2.讲读.(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什么比作什么?(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2)比较下面的三句话的不同:像绸带飘落在大地.像绸带飘落到大地.像绸带飘向大地.(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3.指导朗读.4.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5.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6.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7.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8.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9.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三.总结全文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2.教师总结

是你****韵呀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