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长城 教案.docx / 文档详情
长城 教案.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3万字
约61页
0
4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长城 教案.docx

长城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长城教案

第一篇:长城教案《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执教者;梁运强【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了解长城的结构,体会长城的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感悟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教学重难点】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了解长城的结构,体会长城的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感悟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我国人文景观,自然遗产,名冠古今,秀甲天下。今天,让我们继续打开中国“世界遗产”的第一扇窗户——象征中华民族,令华夏儿女骄傲的——长城。(齐读)2.课文用哪一句话来评价长城?(出示)“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学生朗读。(板书:气魄雄伟伟大奇迹)3.理解“气魄雄伟”和“奇迹”这两个词。(气魄雄伟就是很有气势,很壮观;奇迹就是想像不到的不平凡的事。)究竟长城是怎样的气魄雄伟?为什么说长城是个奇迹呢?让我们跟随着作者深入到字里行间里,感受长城的特点。二、细读课文,品味欣赏(一)学生自主品读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思考:文中哪个句子,哪个词语让你感受到长城的雄伟气势?用“——”画出写长城特点的句子,用“△”画出句子中关键的词语。(二)交流品读感受1.远看长城的气魄。(1)(出示句子)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预设:我觉得“长龙”一词最能突出长城的气魄。仔细看看,细心的你,一定能发现这句话在表达上很有特色。师:(板书:远看长龙)课文说“长城像一条长龙”长城和长龙怎么像?预设:长城与长龙都很长。它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有时能弯曲着身子,而长城也正好在崇山峻岭中蜿蜒盘旋。点名学生朗读句子。(学生朗读强调“蜿蜒盘旋”)“蜿蜒盘旋”是什么形象?(弯弯曲曲的,向上盘,向蛇爬行的样子;回绕曲折)(看课文长城远景图)师:看,这就是长城,就像一条一万三千多里长的龙就在连绵起伏的山上盘旋。多么有气势啊!全班齐读。2.近看长城的雄伟:近看长城,长城又是怎样的雄伟?(板书:近看)请看课文第二段的内容,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我找到的句子是:(1)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我从“高大坚固、巨大”这两个词语中感受到长城是非常的雄伟。)(2)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我从“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马可以并行”可以看出长城的雄伟。)(3)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从“两米多高”、“成排的”可以看出长城的气势。在两千多年前的人们就能在建长城时设计垛子、瞭望口和射口,可以防御外敌,真是奇迹。)(4)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呼应。(这样的设计真了不起啊!)出示长城近景图,观图画中的“垛口”、“瞭望口”、“射口”、“城台”。和城墙看到这段文字,此时你的脑海里想起哪个词来形容?(高大、坚固)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三、创设情景,体验奇迹1.创设情境,交流站在长城上的感受。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我们不由地浮想联翩。或许你会有很多感慨,脑海中会产生很多的疑问。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呢?(学生交流)2.学生.合作读第三自然段。(一组读第一句,第二组读第二句,全班齐读第三句。)3.拓展资源,想像说话。工作环境:在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工程量大:仅以明朝修筑为例子,若将其砖、土方用来修筑一道厚一米,高五米的大墙,可环绕地球一周有多。如果用来铺筑一条宽五米、厚35厘米的马路,那就可能绕地球三、四周了。建筑时间:从春秋时代一直到明朝,约2000多年。自然条件恶劣:地处北方,冬季寒冷漫长,冻死者无数;山高坡陡路难行。学生汇报交流。师:是呀,千言万语,我们把所有想说的话语汇聚成这一句话中——(学生齐读)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里的“多少”我们能换什么词表示这个意思?(无数、很多)一个“多少”道出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什么感情?(学生齐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4.领悟表达作者观察长城,是从按(远)到(近)的顺序。在文中既介绍了长城的样子,又写了站在长城上的联想。课文用了哪句话把这两个部分连在一起的呢?(点名学生回答。)(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这个句子写得可真好,你知道它好在哪里吗?(这个句子在文中起过渡作用。句子中的“站着”、“踏着”、“扶着”用词很准确,让人们感到自己真的站在长城上看长城,情不自禁地为长城而感到骄傲。)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长城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是中华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长城 教案

文档大小:4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