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问题解决心理学读书笔记.docx / 文档详情
问题解决心理学读书笔记.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4万字
约25页
0
2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问题解决心理学读书笔记.docx

问题解决心理学读书笔记.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问题解决心理学读书笔记

第一篇:问题解决心理学读书笔记问题解决心理学笔记1.对大多数人而言,把问题大声说出来有助于他们解决问题,这可能是由于对他们所说内容的听觉记忆有助于减轻工作记忆的负担。2.在问题的陈述中遗漏的信息可能必须借助于长时记忆加以推理。3.美国信息加工心理学创始人A.纽厄尔和H.A.西蒙——并不是在跨越整个上下文情景的意义上形成问题空间,而是在已有的符号结构和程序上形成问题空间,这种符号结构和程序通过系统的生成假设等步骤而使问题解决者逐渐形成问题空间。4.莱尔德和罗森布鲁姆——合理性原则。个体倾向做的行为其实是已有知识表明最终会达到目标的行为。5.问题解决方法一般有两种类型:强方法和弱方法。强方法是指习得的特定方法,保证能解决问题。——所以要练习?弱方法是当解决者并不知道解决问题时所求助的一种通用的问题解决策略。6.手段——目标分析对问题解决也有重要的影响,使得解决者不愿意选择那些看起来似乎背离目标的策略。7.手段——目标分析,解决者必须有办法在头脑中表征相关子目标,在他实现这些子目标的过程中将其保持在短时记忆中。——然而短时记忆容量是有限的。8.在我们表征一个问题时,通常都会忽略一些事情,或者我们对于问题的表征根本就是不恰当的。另外,拥有高智商的人并不一定就能成功解决问题。9.卢金斯:解决一种特定类型问题的机械程序就是一个工具——当遇到类似问题时,不是人控制习惯,而是习惯控制人。10.格式塔心理学把用学来的方法用以解决问题称为“心向”——被人们称为“盲目的习惯效应”,不过这为人的成长提供了理论依据。然而,我们有要考虑心理定势——功能固着。11.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很少遇到所有相关信息都提供的问题。通常我们都需要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关于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选择允许我们改变思维模式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涉及的困难是双重的:1我们可能会根据看到或听到的信息建立完全错误的模型;2我们可能会想到一个非常正确的初步表征,但它不一定能解决问题。12.关于:心向的补充。以学习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者会盲目地使用,甚至忽视更简单的方法。13.基恩——解决结构问题的困难归因于:学习者对物体所包含的属性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表征;不能在记忆中找出适当的解决方案。14.奥尔森的问题解决5原则:1阅读——形成心理表征;2提取可能有用的心理算子,有这些算子联想到获得信息的先决条件及应用它们的效果,运用这些算子时,问题解决者能“看到”心理的眼睛中发生的事情。3问题解决是有顺序的,一次只能从记忆中提取和应用一个算子,在启发式或计划的基础上,从恢复的记忆中只能选择一个算子,任何没有恢复的算子自然地也就不能被执行。4从数量巨大的记忆库中会议相关的算子非同寻常,它是经过激活的扩散获得的,激活扩散从当前工作记忆中的信息或任务开始,但激活扩散是一个无意识过程。5我们形成的问题情境的心理表征作为一个探针从长时记忆中寻找相关的算子,回忆出的算子与问题情境和目标有着某些语义联系,没有这种语义联系的算子则不能被回忆出来。15.遇到不熟悉的问题时,不能以最佳方案解决,这时我们会重新构造一个新的问题表征,以产生不同的激活扩散,在奥尔森看来,有三种方法可以改变最初的表征。1详尽的细节;2重新编码;3限制的释放(如九点问题,连线超出九点所在区域即可解决)。16.西蒙和海斯认为,问题解决者形成的问题表征完全由问题指令来决定(如物理中的参考系选择问题)2012.11读书笔记洪胜17.桑代克的共同要素说指出,如果两个问题没有相似的表面特征,即使有共同的深层结构,也不会发生迁移现象。课本中许多练习题,一旦学生掌握了例题,就很容易解决其余的类似问题,但是,如果两个问题非常相似或完全相同,则只能称之为提高而不是迁移。希格利和安德森对此的修正:对迁移而言,关键的不是它们有多少共同的表面成分,而是是否有共同的产生式系统。对特殊知识的迁移主要取决于两个问题的解决所需技能的重叠。18.斯威勒认为,正迁移意味着顺序效应,顺序效应指,如果有一系列难度递增的相似问题,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解决比从难到易的顺序解决要容易,学习者解决前面问题的经验会加速后面问题的解决。在初始问题中那些识别的差异既可能使简单问题复杂化,又可能使复杂问题简单化,这要求所建立的假设必须是以新旧问题间一定的相似性为基础的。也就是说人们获得了相关的问题解决规则,有可能解决更复杂的问题,也有可能形成定势导致负迁移。这说明,定势现象不是人类死板、非理性思维的一种表现,而是我们试图生成规则,以便预测世界的理性思维的必然结果。19.问题难度取决于较难问题的某些方面,而不是结构本身,即结构相同,本质相同,问题的表面特征仍能迷惑人们。20.陈述性知识往往是作为程序性知识的预备性知识而存在的,程序性知识是通过练习获得的,在此基础上再生成陈述性知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问题解决心理学读书笔记

文档大小:2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