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陇东学院科技创新驱动工作汇报 第一篇:陇东学院科技创新驱动工作汇报增强创新能力提升科研水平服务地方经济——陇东学院科技创新驱动工作汇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坚持“综合性、应用型、地方性“的办学宗旨,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科研理念指导下,不断强化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科研总体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一、科技工作概况(一)大力促进科研平台建设与校地、校企合作已经建成了“陇东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及“甘肃省黄土工程性质及工程应用”等2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有“陇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与“农耕文化与陇东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研究中心”等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组建有甘肃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组建有“庆阳市冬小麦工程技术中心”、“庆阳市现代苹果工程技术中心”、“庆阳市抗疏力技术应用研究中心”、“庆阳市荒漠化技术研究中心”等4个庆阳市工程技术中心。组建了“工业表面活性剂协同创新中心”和“陇东农果牧规模化协同创新中心”。学校高度重视加强与地方科技部门和企业的科技合作。与兰州大学、庆阳市人民政府、长庆石油集团、庆阳市科技局、庆阳市供销社、宁县人民政府、西峰区科技局、庆城县科技局、华池县科技局、庆阳绿鑫草畜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大学和政府部门、企业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开展项目合作、信息资源共享等方式,校地(企)建立起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学校曾多次被庆阳市授予“服务老区经济突出贡献奖”。为了保证应用性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我校十分重视校外科研实验基地建设,先后与西峰区董志镇小崆峒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华兴公司、庆化集团、甘肃化工研究院等单位和企业建立了教学科研实验基地。(二)科技项目工作取得突破性成就学校不断强化科研管理,大力推进科学研究,科研项目和成果水平不断提升,营造了整体提高教学水平和促进学科建设的环境氛围。2003年—2014年,全校共争取到国家自然基金、社科基金和省市各级各类科研课题714项,其中:国家级自然基金9项,社科基金项目14项,省部级87项,总科研经费2063万元;其中2014年共获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87项,总计经费424万元,比去年323.6万元增长了101万元;2014年我校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共6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149万元。(三)成果获奖及论文发表2003年以来发获得各类科研获奖224项,其中省部级奖17项,省教育厅、庆阳市科技进步奖及其他厅级奖项207项;发表论文5133篇,其中SCI、EI以上期刊收录论文114篇。2014年发表学术论文619篇,其中SCI14篇、EI3篇、国内核心187篇,出版学术专著35部。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知识产权保护情况(一)科技成果推广应用1.科技创新与服务地方经济我校2003年以来,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工作立足庆阳、辐射周边,已基本形成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1)冬小麦等作物新品种选育推广。我校农林科技学院选育的西峰、庆农、陇育三大系列13个品种,在庆阳、平凉、定西及固原等地累计推广2000多万亩,产生经济效益达9.6亿多元。紫苏、陇东小杂粮品种选育推广取得一定成效,极大地丰富了陇东农作物品种资源,为陇东乃至周边地区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产量大幅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2)苹果标准化生产体系研究推广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建立了庆阳苹果技术服务网站,我校吴键君教授被聘为庆阳市苹果生产首席专家,提出了庆阳苹果“128”生产技术体系,推广无公害优质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推广项目,使庆阳市苹果产业新增纯收益1.45亿元。(3)蔬菜生产技术成果推广服务。针对庆阳市设施蔬菜生产情况,取得了“西峰区菜篮子放心工程建设”等9项科技成果,1人为庆阳市首届评为科技功臣,新建千亩设施瓜菜示范基地3处,建成前屋面钢架双悬梁、后屋面彩钢板覆盖、砖墙体和可移动等3种新型结构日光温室150栋、塑料大棚300栋,在庆阳市推广蔬菜标准化生产34.9万亩,新增产值2.1亿元。(4)特派员基层服务。2004年以来,坚持“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方向,每年向庆阳市选派科技特派员9名,科技支农与社会服务已辐射到庆阳市6县(区)30多个服务点的5个企业和300多个农户。科技特派员多次受到省市奖励,其中:1人获庆阳市首届科技功臣荣誉称号,1人获科技部科技特派员农村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1人获甘肃省科技厅、甘肃省人事厅科技特派员先进个人荣誉称号,4人获得“庆阳市优秀科技特派员”荣誉称号,1人获庆阳市科普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1人获全国科普带头人称号。(5)陇东地区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陇东生物资源与利用研究中心对陇东地区动植物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及生态经济价值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编著出版了《子午岭木本植物

一只****u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