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隧道不良地质与塌方处理技术.docx / 文档详情
隧道不良地质与塌方处理技术.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2.7万字
约40页
0
3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隧道不良地质与塌方处理技术.docx

隧道不良地质与塌方处理技术.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隧道不良地质与塌方处理技术

第一篇:隧道不良地质与塌方处理技术2009年度论文(技术总结)隧道塌方处理羊角脑隧道不良地质与塌方处理技术摘要:隧道塌方是一种不容回避的现象,除了加强预防外,更重要的是如何整治处理、减小损失和挽回进度。在隧道出现塌方的情况下,塌方处理分2步进行:首先对受塌方影响的初期衬砌裂缝地段进行加固,及时施作二次衬砌;其次是对塌方体进行抢险处理。在现场把握情况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处理塌方对策,认真制定处理塌方的步骤、方法及预防塌方的施工措施。公路软弱围岩段隧道施工必须早封闭成环及紧跟二次衬砌,使其与初期衬砌共同参与受力。关键词:羊角脑隧道、塌方处理、小导管加固1、工程概况郴宁高速公路是厦门至成都高速公路在湖南省境内重要路段之一,也是湖南等内陆省份通往东南沿海地区前线的一条重要的国防军事快要通道,同时也是构成湖南省五纵七横高速公路网络主骨架组成部分,是连接我国东、中南部及西南地区的主要运输通道。本合同段起讫里程K151+134~K154+100,起点位于桂阳县保和乡上张家村,终点位于桂阳县方元镇周家水村。其中主要工程为羊角脑隧道(双线),右洞起讫桩号为YK151+155~YK154+025,长2870m,左洞起讫桩号为ZK151+160~ZK154+090,长2930m,属长隧道,其余路基工程178m。隧道左、右洞线型为大半径C型曲线,郴州端为直线,宁远端左、右洞曲线半径分别为2350m、2450m,超高为2%。右洞纵断面郴州端约1960m的范围内位于2.5%的上坡段内,其余位于0.5%下坡段内;左洞纵断面郴州端约1965m的范围内位于2.5%的上坡段内,其余位于0.5%下坡段内。隧道段内地形较为平坦,局部坡陡,冲沟发育,冲沟走向以被动走向为主,呈“U”字型沟谷。隧道区内地层由上至下为2009年度论文(技术总结)隧道塌方处理2.3.3施工方面原因。施工时对地质复杂程度认识不足,对岩石受到裂隙及溶槽切割后对隧道结构的不利影响认识不足、不清晰,重视程度不够,同时参加施工的人员经验不足,没有对不良地质灾害很好的进行预测。3、处理措施3.1不良地质:在不良地质区段进行施工时,就实际情况增加不稳量测断面,并就重点断面进行重点跟踪量测,作好地质报告。选择最合理的辅助施工措施,包括大管棚支护、超前导管、钢支撑加密等,并在施工中掌握以下几个要点:“勤量测、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快衬砌”。3.2塌方:3.2.1在塌方体表面喷1层30cm厚的C20早强混凝土将塌方体封闭,保持塌方体稳定,防止塌方体继续扩大。3.2.2后方围岩补强:a、在后方未稳定区域,确定了不能立即衬砌的段落,环向打入Φ42小导管作为注浆管,(小导管采用φ42mm(壁厚3.5mm)的热轧无缝钢管,)注浆管长度以5米为宜,间距为100㎝×100㎝,主要针对围岩裂隙及受塌方影响变形扰动的松散体。b、对于上台阶已经施工完的工字钢(ZK151+228.75~ZK151+256左右侧)段锁脚位置打设三层Φ42小导管,每层间距40cm。c、注浆采用水泥---水玻璃浆液,水泥浆与水玻璃体积比1:0.5,水泥浆水灰比1:1,水玻璃浓度35波美度,模数:2.4,注浆压力:初压0.5~1MPa,终压2Mpa,注浆后,根据监控量测数据来看,后方围岩已趋于稳定,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方案的实施。3.2.3仰拱施工:掌子面暂停施工,立即采取下台阶仰拱紧跟掌子面封闭成环的原则措施,保证安全,从ZK151+228.75开始在仰拱底部工字钢与边墙工字钢连接封闭成环,直至跟到掌子面位置,仰拱必须采用短跨度开挖,最大不得超过3m。3.2.4超前支护:为防止前导开挖继续塌方的发生,同时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及运营安全,根据实际情况对掌子面前方进行探孔,探孔深度20米,查看前方地质情况,探孔时分别对每米进尺做好地质描述,用以指导下一步施工。根据以上地质描述,经专家、公司、总监办、工作站、设计院、监理处等单位现场仔细勘查后,确定掌子面采取直径108mm的大管棚进行超前支护。根据地质情况,掌子面围岩为全风化泥质砂岩夹黄粘土,结构面发育无序,稳定性较差,对于难于成孔的部位采用跟管施工,一次成型,在桩号ZK151+256处,沿渣堆顶部初支出露的轮廓线施工大管棚,Φ108mm大管棚的环向间距为30cm、外插角为8°、长度为15m,在每2根大管棚间打入外插角为25°、长为7m的Φ42mm的小导管,小导管纵向间距为2.5m,并压浆固结塌方体和周边围岩,注浆压力为0.5~1.0MPa。2009年度论文(技术总结)隧道塌方处理大管棚—跟管示意图a、大管棚——跟管制作方法跟管分为:管靴、跟管和管丝三部分组成。其中此工程中跟管制作所用数据如下:管靴长度为30cm,一端内侧做10cm反丝扣,另一端做成10cm长、壁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隧道不良地质与塌方处理技术

文档大小:3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