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隧道工程期末考试 第一篇:隧道工程期末考试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新奥法隧道施工的基本原则“少扰动、早喷锚、勤测量、紧封闭”《隧道工程》p157试述隧道衬砌的组成及作用(1.初衬——是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加固岩体和围岩的坍塌,常用形式有型钢拱架支撑、格栅钢拱架支撑、喷锚支护等;2.二衬——为了保证隧道使用的净空和结构的安全而设置的永久性衬砌结构,常用形式有整体式衬砌、复合式衬砌、拼装衬砌和喷锚衬砌)辅助坑道的形式(横洞、斜井、竖井、平行导坑)产生超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测量放线——测量偏差,放样的开挖轮廓线超出设计轮廓线;爆破钻孔——孔位的偏差和外插角的偏差,跟操作人员的水平有关;爆破技术——爆破方法、爆破参数、爆破器材及装药方法等;围岩地质条件——围岩的节理、裂隙灯非客观因数;现场管理——爆破作业现场管理的人员安排、作业组织、技术水平、技术交底、跟踪指导、质量检测、信息反馈、经验总结、资料采集等)隧道的主体建筑物有哪些(洞身衬砌和洞门构造物)隧道二衬的施工时间(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总位移量的80%~90%;周边位移速率小于0.1~0.2mm/d,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0.07~0.15mm/d;以上原则适合于围岩条件较好情况)初期支护的性质(隧道开挖后,为控制围岩应力适量释放和变形,增加结构安全度和方便施工,隧道开挖后立即施作刚度较小并作为永久承载结构一部分的结构层)目前规范与老规范在围岩分级上有什么区别2004年颁布的新《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将旧规范中的“围岩分类”改为围岩分级,采用工程岩体分级标准!规定的方法、级别和顺序,分为Ⅰ~Ⅴ级。新、旧规范都是根据岩石的坚硬程度、岩体的完整程度和岩体结构类型来判定围岩的类别(级别)。旧规范中等级的确定比较模糊,以定性判定为主,各影响因素的确定比较模糊,条理不够清楚,人为性强;新规范围岩分级概念明确、条理清楚,对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因素考虑全面,采用定性因素与定量指标紧密结合的方法来相互验证与检验,非常严谨。公路隧道净空(隧道衬砌的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间)公路隧道建筑限界(是指隧道衬砌等任何建筑物不得侵入的一种限界)喷射混凝土(用压力枪喷射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喷锚支护(隧道开挖后用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或钢拱架支护,不设二次衬砌的隧道支护形式)围岩压力(隧道开挖后,因围岩变形或松散等原因产生的作用于支护或衬砌结构上的压力)单斜构造(一个地区内的一系列岩层如向同一方向倾斜,其倾角也大致相同)隧道净空(隧道衬砌的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间)公路隧道明洞(用明挖法修筑的隧道结构)围岩(隧道周围一定范围内,对其稳定性产生影响的岩体)隧道门(洞门是隧道两端的外露部分,也是联系洞内衬砌与洞口外路堑的支护结构)隧道建筑限界(为了保证隧道内车辆行驶、人员通行、检修和各种设备不受损害所要求的最小空间)复合衬砌(由喷锚初期支护和模筑混凝土二次支护构成的隧道支护形式)光面爆破(爆破后断面轮廓整齐,超挖和欠挖符合规定要求的爆破)断层(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断层)新奥法的理论依据(以锚杆、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方法,通过监测控制围岩的变形,动态修正设计参数和变动施工方法的一种隧道施工方法)及核心内容是(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什么隧道勘察有的阶段分步(可行性勘察(预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桥隧可行性研究现状);初步勘察(收集资料、工程地质选定隧道线位、初步勘测资料整理);详细勘察(任务、目的、步骤))隧道内纵坡范围是多大(0.3%~2%)支护结构与围岩之间为什么不能有空隙(同围岩的紧密接触是地下结构区别于地面结构的主要特征,所谓“新奥法”的出发点正是支护结构同围岩的共同变形,如果支护背部与围岩之间存在空洞时,会导致围岩松弛使支护结构产生弯曲应力,而损伤支护结构的功能,降低其承载能力,极大地影响了隧道的安全使用。)公式q=0.45*2s-1w中各参数的意义是什么(s-围岩级别;w-宽度影响系数;q-围岩竖向均布压力)洞门类型及使用条件(1.端墙式洞门,适用于岩质较好的稳定的围岩,以及地形开阔的地区;2.翼墙式洞门,适用于地质较差的围岩,以及需要开挖路堑的地方;3.削竹式洞门,适用于洞口岩层坚硬、整体性好、节理不发育,且不易风化,路堑开挖后仰坡极为稳定,并且没有较大排水要求时;4.遮光式棚式洞门,当洞外需要设置遮光棚时,其入口通常伸很远)隧道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公路隧道设计细则》p18,(1.应重视公路总体设计;2.应重视地质条件比选;3.应重视中短隧道与路堑方案的比选;4.应加强山区公路隧道施工方案的交通组织设计;5.应加强山区公路隧道与洞外结构物的协调)隧

书生****a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