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驻村扶贫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五篇 第一篇:驻村扶贫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按照上级组织部门关于定点驻村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2017年6月5日,永远村驻村工作队正式驻村开展工作。3年来,工作队始终牢记驻村扶贫工作的使命与任务,立足永远村实际,围绕基层党建、扶贫产业、扶志教育、人居环境、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等方面深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调研工3作,并据此开展多种形式的驻村扶贫工作。一、村基本情况永远村位于林甸县南38公里处,g015国道西2公里,南邻大庆,交通较为便利。全村幅员面积87515亩,其中耕地37003亩,国有草原26908亩,集体草原7319亩,林地5303亩。有10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屯,2014年末户籍总人口1236户、3619人,截止今年年初,常住户有857户,2814人;设有党支部1个,党员71名,其中女党员10名,35岁以下党员13名;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2户121人,现有脱贫40户68人,未脱贫22户53人,贫困发生率为1.46%。按致贫原因分,因病致贫37户64人,占比60%;因残致贫21户52人,占比34%,缺劳动力4户6人占比6%。按照贫困属性分类,低保贫困户16户45人,一般贫困户46户76人。2013年以前全村通屯硬化道路13.4公里,由于当时设计路面宽度为3.5米,不能适应现通车需要,重新规划设计为4.5米宽,目前已有2公里完成硬化,另外11.4公里已完成路基达到待铺状态,2019年硬化4公里,六屯至十屯屯内巷路7.26公里已完成路基达到待铺状态,计划今年6月末之前完成18.66公里的道路硬化。完成绿化带筑台及路边沟清理10000延长米,绿化村屯5个。“三通三有“按照上级标准全部达标,有1个村卫生室、1个村文体广场、1个农家书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水平大幅度提高。现有奶牛牧场1个,投资1500万,目前养牛720头,2017年带动村民种植青贮饲料2000亩,提高了村民收入。木材加工厂3个,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带动村民增加收入。玉米烘干塔2个,玉米初步加工,通过雇工带动就业。养猪场1个,存栏数300头。村民收入主要分三部分,一是种植业,以玉米为主。二是外出务工,永远村地理位置较为便利,距离市区较近,尤其是采油六厂、让胡路区,青壮年大部分选择外出务工。三是依托村内产业带动。贫困家庭吃穿问题均已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无因贫辍学学生;村民基本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民住房土房较多,大部分为安全房;1至5村民小组使用净化水,6至8村民小组使用自来水,9至10村民小组使用自备井水。二、政策落实情况安全住房方面:原有住房1014户,原有安全房365户,维修加固213户,危房279户;无人居住157户,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危房改造工程,我村翻建d级危房279户(其中2019年翻建180户),维修加固163户,其中贫困户原有安全房11户,翻建46户,维修加固6户,土房1户(已进行维修、待翻建),聘请专业机构对这些房屋进行鉴定,全部达到安全标准。保证所有农户不住危房,群众对解决住房问题全部满意。安全饮水方面。自脱贫攻坚以来,县投入我村建设安全饮用水资金50万元,铺设管线16000延长米,新建水房2处,维修翻新水房1处,全部达到国家农村安全饮用水标准,实现全村98%农户自来水入户(其中有17户因施工条件限制,暂无法施工入户),群众对安全饮水工作满意度百分之百。教育扶贫方面。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3人(王瑞雪、曹颖、刘春芳),全面落实“两免一补”及寄宿生补助和生活政策,义务教育阶段没有失学辍学情况发生。其它阶段学生3人,其中:高中阶段2人(刘丹丹、许言鑫),中职教育阶段1人(邵莉涵),已落实免除学费、困难学生家庭生活补助等政策。健康扶贫方面。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所有人口全都纳入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范围,实现常见病、慢性病在三甲医院都能及时诊治,得了大病、重病基本生活有保障。我们通过认真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补充医疗保险四重保障线,全部贫困人口实现了医疗有保障。截止今年年初,我村贫困人口在医院住院治疗11人次,共计发生医疗费用115643.31元,经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共计报销金额108595.02元,平均报销比例为93.9%共为贫困户办理慢病卡21人。产业扶贫方面:奶牛产业项目实现贫困户全覆盖,“托牛入场”带动贫困户62户,每户每年收益2000元—4000元;生猪资产收益项目办理47户,每户每年收益3000元,收益期3年;落实鹅雏养殖项目,全村贫困户共订购大鹅2458只,种植小园14亩;2019年光伏发电、乐尔兔业两个项目产生村集体收益40万元,带动贫困户31户39人增收6.2万元;通过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实现了贫困户户均增收7000元。同时,根据市场前景和群众需求,这些产业项目收益期将进行

努力****妙风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