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辑精选范文.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2.9万字
约54页
0
4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辑精选范文.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辑精选范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试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答:(1)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2)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只有实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良好的思想条件。没有各个阶段上特定目标和具体任务的完成,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就只能是句空话。因此,我们现阶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奋斗,也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而奋斗。.(3)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一心一意地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都是以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为指引的。离开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这个根本目标,实现共同理想的行动就可能偏离方向甚至误入岐途。二:运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指出实际工作中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答: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感性认识的过程中理性认识都在参与;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过程需要回忆、加工、抽象感性认识.两者的侧重点和结果不同.感性认识只是看到了事物的具体、有形实体和特殊方面,侧重的是感觉和知觉;理性认识把来源于实际的感性认识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加工、抽象、概括、提高为理性认识,侧重的是判断和推理,而不是把感性经验直接作为普遍理论,另外,理性认识还要经过一定的方法、手段,建构科学可行的方案,能动地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而不是把一般理论直接当作经验的公式或现成的答案去简单地对照实际.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过程.二、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1、错误的根源------主观主义.经验主义从感性经验出发,把特殊看做一般;而教条主义从理论和书本出发,照搬书本理论脱离实际,或以过去证明现在.2、感性认识具有局部性、表面性、暂时性和不可靠性,离开了既定的客观对象或客观条件(时空),经验显然不能分析和解决当前所有的实际问题.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普遍真理.教条主义则不考虑现实具体情况、条件,认为一切理论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生搬硬套,凭主观想象、理论推理,主观臆断处理具体问题.3、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者典型地表现在:教条主义者可以把书本上的理论按照自己的经验加以经验化的理解,变成经验的公式和结论去指导实践;经验主义者也可以从感性经验的层次来理解接受书本上的东西,对理论的经验化理解和自身已有的感性经验相结合,在这种情况下,都会使人感到,似乎既不拒绝理论,又不脱离实际.然而,恰恰都是从被曲解了的主观认识出发.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答:(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当某商品供不应求,以至价格上涨高于价值,有利可图了,某些商品生产者就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转投这个生产部门。反之同理。这样通过价格变动,是商品生产者在利益驱动下调整自己的生产方向和规模,从而自发的调节着社会资源配置。(2)价值规律自发的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社会价值进行交换的。商品生产者只有改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才有利可图,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各产品生产者客观、主观条件有差异。生产条件好,劳动生产率高,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则有可能致富。反之可能亏本,破产。同时,价格剧烈波动也会使生产者因价格上涨而致富,因跌价而亏损、破产,从而出现贫富两极分化现象。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应注意的问题。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主从来都是同一个国家的历史、现实、传统、文化状况紧密相连的,带有深深的国情特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道路上,党和人民通过总结历史经验、研究客观规律,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既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的一般成果、一般要求,同时也有着鲜明的国情特点。在发展民主、健全法制的问题上,中国的民主制度属性当然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存在着重大差别,但是必须承认西方民主的先进之处,他们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有着比较成熟的经验和比较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辑精选范文

文档大小:4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