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马兰屯镇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案例(本站推荐) 第一篇:马兰屯镇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案例(本站推荐)马兰屯镇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案例——项目类型:拆除重建马兰屯镇中心小学是一所镇级中心小学,位于马兰屯镇驻地,服务于镇驻地周围的10个行政村。学校现有16个教学班,学生720人,教职工28人。学校占地面积15580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3795平方米。马兰屯镇中心小学始建于1904年,是目前枣庄市建校最早的小学。学校曾经进行过几次小规模的改造,校舍安全工程实施前的校舍是1984年改造完成的,共5排,瓦房,45间教室及办公室。校舍全部是砖木结构,由于年久失修大部分校舍陈旧破败墙体分裂。1984年所建校舍于2005年11月鉴定为D级危房。安全性极差,已无法作为校舍继续使用。鉴于以上原因,经过各级政府部门的积极争取,马兰屯镇中心小学被定为2010年校舍安全工程重点学校,决定马兰屯镇中心小学在原校址上拆除重建。学校制定了《校舍、校园建设中长期规划》。规划中明确了校园建设时间、任务、和目标。整个校舍校园的规划、重建均以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为目标。其中新建教学楼和综合实验楼各一座,水冲厕所一处,传达室一处,预建餐厅一座,重建院墙及校园配套设施。教学楼设计面积为2600平方米,设计为19口教室,8个办公室。综合实验楼设计面积为1226平方米,各类专用教室15口。水冲厕所设计面积为130平方米。教学楼于2010年1月开工,总共投资233.6万元,其中省投资143万元,地方政府投入资金90.6万元。教学楼于2010年8月竣工并投入使用。学校又于2010年春季争取中央危改资金150万元,决定新建综合实验楼一座、水冲厕所一处。综合实验楼和水冲厕所于2010年8月开工。水冲厕所于同年9月竣工投入使用。实验楼于2011年2月竣工并投入使用。社会各界、校友等有先后捐资100余万元,用校园的绿化美化、道路场地硬化等配套设施建设。现在他们又在积极筹措资金为学校建造塑胶操场。在学校校安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各级党、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实验楼的施工过程中国家发改局的领导亲临我校督促、检查工程施工情况。对工程质量、施工要求进行具体的指导。省市区等部门的领导也多次来我校检查指导实施情况,并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节能环保、新技术的使用给予了较大的支持和帮助。使校舍安全工程保质保量如期完成。马兰屯镇中心小学经过近两年校舍安全工程的改造,面貌焕然一新。现在的马兰屯镇中心小学第二篇:马兰屯镇中心小学禁酒责任书马兰屯镇中心小学禁酒责任书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展好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扎实推进行风和师德建设活动,凝神聚力抓质量,齐心协力办教育,按区教育局《关于全区教育系统工作人员工作日午间禁酒的通知》要求,我校与全体教师签定禁酒责任书。内容主要包括:1、严禁以任何理由在工作时间和工作日中午饮酒。2、严禁在值班和执行公务时饮酒。3、严禁教师酒后对学生进行教育活动和接待家长。4、严禁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酗酒。5、严禁到可能影响教育形象的各种场合饮酒。以上规定,每一位教职工必须严格遵守。学校加大禁酒监督力度,采用检查和举报两种方式考核。对违反规定者,除在全体教职工大会检查外,还要在个人量化考核中每一次扣考核分10分,并取消其当年评先树优和职称评聘资格。违反规定两次(含两次)以上者,除按第一条违规处理外,师德考核直接定为不合格等次,年终考核确定为不称职。承诺人:马兰屯镇中心小学2013年2月18日第三篇:宋庄镇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情况简介赣榆县宋庄镇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情况简介赣榆县宋庄镇中心小学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仅为一所初级小学,坐落在稀疏的柳树行中的二十几间简陋的校舍和每天忙碌不停的几位教师,就组成了我们今天这个学校的前身。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大力发展教育,实施了“一无两有”工程,宋庄镇中心小学在原有的基础上才有了新的发展。时至九十年代末,宋庄镇中心小学建设了两栋简易的楼房:一栋教学楼,一栋综合楼。即便是这样,当时的学校也仅有80多间校舍,占地不足12亩,这样规模的一所小学难以满足当时学校规模的的发展,但是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学校的规模一直未能得到扩展,也就严重制约了学校正常工作的开展。2006年在宋庄镇政府的主持下,宋庄镇中心小学终于实现了异地搬迁工作,来到了现在的校址,当时学校占地35亩左右。镇政府是将学校原来的校舍和土地置换变卖,用置换来的资金在新校址上建设了123间普通平房,尽管当时规划建设的规模和档次都比较低,可也基本上解决了我们学校的校舍和学生活动场地的问题。虽然校舍是新建的,但由于当时建设的标准比较低(校舍都是普通的砖木结构),我校的各项基础设施在全县同类学校中,仍然是最差的。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家

文光****iu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