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马克思原理选择判断题(第3章) 第一篇:马克思原理选择判断题(第3章)第三章63一、单项选择题1、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C)A.劳动者B.劳动对象C.科学技术D.管理方式2、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D)A.阶级斗争B.改革开放C.科学技术革命D.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3、“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这是(C)A.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宿命论的观点4、“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A)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B.机械决定观点C.历史宿命论观点D.历史循环论观点5、划分经济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准是(B)A.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B.生产关系的性质C.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D.上层建筑的性质6、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C)A.地理环境B.人口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D.阶级斗争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D)的关系问题A.思维与存在B.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8、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美国人务实等等。这种差异的形成是由(D)A.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环境造成的B.各民族不同的遗传基因决定的C.各民族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D.各民族的自然、社会等因素综合决定的9、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由人的(B)决定的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思想属性D.血缘10、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指(D)A.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B.社会发展历史就是自然发展历史C.社会发展是一个绝对必然的历史过程D.社会发展与自然发展相似,是一个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辨证发展过程11、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A)A.重要动力B.基本动力C.直接动力D.次要动力1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A)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B.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两个方面C.劳动者和劳动工具的物质变换过程D.生产关系与生产资料两个方面13、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C)A.人口增长是引起革命的根源B.人口因素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区别C.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D.人口因素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14、区分国家性质的根据是(D)A.人口多少和领土大小B.政体C.民主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D.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15、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B)A.有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C.有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16、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D)A.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根本转变B.社会主义革经济制度的根本转变C.社会性质的根本转变革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17、“社会发展既具有合规律性,又具有合目的性,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这种看法是(A)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B.机械决定观点C.历史宿命论观点D.历史循环论观点18、在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中,最基本的方面是(B)A.劳动工具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D.产品的分配形式19、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了经济体制的改革,促进了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普遍低迷的环境中,保持了持续较快的增长。这说明(A)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巨大反作用B.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变化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生产关系只要发生变化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0、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不存在的斗争是(D)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C.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斗争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2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是(C)A同社会存在的发展的不同步性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22、“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D)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2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C)、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D经济基础反作用于上层建筑24、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C)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进步C社会形态的更替D科技的进步25、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D)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激化26、社会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C)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实现社会公平27、人民群众

Jo****6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