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作文课——初高中作文的衔接.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2万字
约22页
0
2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一作文课——初高中作文的衔接.docx

高一作文课——初高中作文的衔接.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一作文课——初高中作文的衔接

第一篇:高一作文课——初高中作文的衔接更多资料请看深圳教师人才网:高一作文课——初高中作文衔接(滕飞)教学内容:初高中作文衔接导入: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在作文上有很难适应的感觉,所以我们要趁这个时候做好一个衔接的工作。初高中作文的衔接,一般来说就是各种文体形式由一般的较为简单的到更符合文体要求的较为复杂的写法上的衔接。高中上学期侧重于记叙、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的训练,下学期侧重于议论的训练,相对应的文体就是记叙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文。一、初高中作文的不同题材范围的不同题材:指作品内容主题所用的材料。初中:感情真挚,表达自己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感受、体验——是什么、怎么样。高中: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养科学理性精神——看法、科学理性精神——为什么、怎么办。初中:侧重个人成长及家庭、校园生活等。高中:侧重社会、人文、历史、自然。例子:就拿我们上次课说的《这两个字最贱》这篇文章,它的话题是指社会上某些人漠视老人的不良现象。对于初中生来说,我们的写作重点就是这个现象是怎么样的,对于这样的现象“我”的态度怎么样。但是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就不能只这么写了。我们在写这个话题时重点就要变成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当这种现象出现后我们该以什么方法来解决。(现象出现的原因:亲情淡薄,个人利益的不断膨胀,长辈的溺爱……解决的办法:法律的强制规定,亲人的多沟通多交流,关爱老人的社会舆论宣传……)二、作文体裁与表达方式要求初中: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内容。高中: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初中:以记叙文为主,议论文只要求达到能写“简单议论文”的程度。高中:除了把记叙文写好外,还应熟练掌握议论文的写作,用时强化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能力”。初中:表达上较为单一和平面。高中:不同视点、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观察、思考和表达。更多资料请看深圳教师人才网:更多资料请看深圳教师人才网:三、作文命题不同初中:以话题作文为主高中:新材料作文(给材料不给话题,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等为特征的命题形式。尽可能地找出材料的含意,通过比较鉴别,选出你认为最佳,感触最深,最有话可说得一条来作为文章的主旨。)四、字数要求不同初中:600字以上高中:800字以上总结:初中阶段是量的积累过程,高中阶段是质的飞跃。更多资料请看深圳教师人才网:第二篇:浅谈初高中作文衔接浅谈初高中作文衔接厦门市湖里鹄图原文出处:http://blog.sina.com.cn/s/blog_794b89ac0100zkjx.html摘要:由于年龄上的限制,初中作文以“模仿”为主;高中作文在“模仿”的基础上,要向“独立创作”发展;“模仿”和“独立创作”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作文水平的提高需要将“真情写作”和“创新写作”灌输到学生作文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关键词:作文衔接模仿真情写作创新写作初中生与高中生不仅仅是在年龄上发生了变化,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都发生了变化。初中生显得比较幼稚、孩子气、调皮、喜欢撒娇,总之不够成熟;而到了高中阶段,孩子的生理与心理成熟了,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不满足于老师和家长的束缚。但是不管是高中生,还是初中生,他们的写作水平都受到学生与生活面狭窄的影响,缺乏创新精神,初高中作文教学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使他们的作文有血有肉。一、初中生的写作由“模仿”开始:翻开任何一本初中生语文课外练习,都很容易找到扩写、缩写、仿写等题型,这实际上也在潜移默化的训练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可以由简单的仿写开始:从仿写一句话、几句话、一段话,直到一篇完整的文章。老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不仅仅局限于作文课堂),也要尽可能地运用“模仿”这一手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在进行初中语文课文(人教版)《观沧海》教学时,诗人由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出一副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图,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在利用“导学案”的方式指导学生欣赏这首诗歌的语言后,我向他们建议:同学们,曹操通过沧海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进取精神,那我们是否也可以借鉴这种表现形式,借景来抒情呢?现在我们以4人为一小组,合作探讨,创作一首同类型的诗歌。其实在这之前,我参观了海原县第一中学,那里的美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试着给孩子们写下了这样一首《海中游》,与他们一起分享我的“模仿”:观海中临清真寺,而观海中。水何澹澹?黄土竦峙;木叶凋零,百草见黄。寒风潇潇,书声琅琅。麋鹿结伴,若行其中;学生畅谈,自由翱翔。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备注:①海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一作文课——初高中作文的衔接

文档大小:2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