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一下学期语文月考试卷分析 第一篇:高一下学期语文月考试卷分析语文月考试卷分析(17‘18题)五、语文运用17、根据语境,补全下面横线处的对话内容,要求语言得体,每句不超过20字。母亲带着自己4岁的儿子陪着她的老父亲去踏青。儿子口渴了,妈妈从包里拿出两个苹果,让儿子给外公一个。没想到,儿子将苹果拿到手后,在上面分别咬了一口。看见孩子这样,母亲很是生气,用眼瞪着孩子,眼里充满失望。“妈妈„„”儿子有话要说,但看见妈妈的表情,便没有把话说完。外公看见了,知道外孙有话要说,便紧紧抓住孩子的手,笑容满面地问道:“乖外孙,告诉外公,你(1)?”孩子满脸童真地说道:“因为„„因为(2)。”外公笑得更欢了。母亲的眼里隐隐闪烁着泪花,既为这样有孝心的孩子自豪,又为自己刚才的行为感到羞愧。18、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和示例相同。蜜蜂和苍蝇,同样在飞舞歌唱,一个酝酿出蜜糖,一个传播着疾病。17题5分,18题5分,主要考查运用和驾驭语言的能力,17题要求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天上恰当的内容,参考答案为(1)为什么把两个苹果都咬了一口,(2)我想把最甜的一个给外公。能够按照这个意思答题的同学有一半左右,其余的千差万别,诸如(2)“外公牙不好,不能吃苹果”“我是把有虫的部分咬了,再给外公吃”“我怕苹果有毒,所以咬一口再给外公”等等。18题是仿写,参考示例为“蜡烛和香烟,同样在缩短生命,一个绽放出光明,一个飘散着毒素”。评分标准为(写出相对应的事物2分,找到共性1分,对两个事物的相反表现的叙述各1分。)一般都还写得可以。整个语文运用题平均分为7.5分。存在问题是:未按要求答题,甚至胡乱答题;不考虑语境,语言不得体;仿写不会考虑两个事物是一正一反的对举;改进措施:(1)加强训练,教师多讲这一类练习,(2)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俗话说“见多识广”,(3)多做情境答题练习,不管语言运用题怎样命题,一般都属于情境答题,万变不离其宗。第二篇:高一下学期语文月考试卷(含答案)灵武一中2013-2014学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月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马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过节是全世界各民族的普遍文化现象,并非中国独有。英语作boliday,含有神圣(holi-ness)的意味;日语作“祭ヮ”,突出节日活动;但是这些都不如“节日”来得形象生动。2005年11月,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一事件让我们警醒。三年来,每到端午节,我们心里总有一丝隐痛。它让我们认识到:所谓国家意识,绝不仅仅指空间上的领土。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西方每每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你看:一月一“元旦”,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的旭日;三月三上巳,蛇开始活跃了,让我们亲近春水;五月五端午,毒虫百脚需要好好对付,才能平安度夏……原来,中国的节日尽是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山的、水的节日,其本质就是一个和谐天人的节日。我国的岁时节日还非常强调“节物”,比如,梅花是新年的节物,桃花是三月三的节物,石榴花是端午的节物,桂花属于中秋,菊花属于重阳。新年的饺子年糕、元宵的汤圆、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七夕的巧果、中秋的月饼、九月九的重阳糕,包括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凡此等等,也同样是“节物”。传统节日,历来还是国人和谐人事的一个有效的时间节点,是国人沟通人心的一个有效的平台。在孔夫子时代,人们过年,就是“乡人傩,一国皆若狂”,举国狂欢,真正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我们能以什么样的名义凝聚在一起,温习、积累和增加我们的缘分?在我看来,再也没有比传统节日更好的名义了。“缘”,大概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命题,他国语言中很难有一个对应的译词来与之匹配了。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缘”字:相互关联的人们,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共同祭祀。多少年过去,现代人也许早已不再记得传统节日各自的崇拜对象和初始起源了,但是,一种共同血脉的感觉还在,一种“我们感”在这些日子里显得格外强烈: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今天过节。我们的传统节日在一年四季中分布匀称,大小交替,大致一两个月必然有一节,也就是说:“竹筒”有段时日了,该“竹节”一下了,聚一聚,聊一聊,深化一下感情。我们江苏中秋节有一个奇俗叫“摸秋”。这一天晚上,无论男女,都可以到别人家的田地里偷一个瓜吃什么的。人性中的一些缺点,比如说小偷小摸,一味的“堵”也不成,有的时候,得给它们一点出路。它是民间的一种约定俗成:平时不许偷,中秋夜允许他们稍稍地去过一下“偷”瘾。注意:只许“偷”别人家地里的东西,而且是小东西。第二天就不行了。这与西方的“万圣节”,孩子们戴着各种可怕的面具,到各家各户恶作剧,去闹、去讨糖果吃,有异曲同工之妙。平日里,西方社会是最忌

阳炎****找我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