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11(推荐5篇).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2.9万字
约52页
0
4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11(推荐5篇).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11(推荐5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11(推荐5篇)

第一篇: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11秦岭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其中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2.本试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直接做在试卷上无效。3.请将班级、姓名、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西周时期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假如一诸侯王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又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妻子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妾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诸侯王死后,继承他王位的应是()A、女儿B、大儿子C、三儿子D、二儿子2、《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我国宗法制纽带是()A、财产B、地域C、血缘D、信仰3、与分封制相比,秦朝管理地方的制度创新是()A、皇位世袭B、神化皇权C、统一文字D、推行郡县制4、古代所谓的“位列三公”意指位高权重,那么“三公”指的是太尉、御史大夫和()A、禁军统领B、丞相C、九门提督D、军机大臣5、在我国古代,秦朝设丞相,明朝废除丞相。下列对这种矛盾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都因为相权威胁皇权B、体现了权力互相制衡的原则C、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D、都有利于国家统一6、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体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和()三个阶段。A、监察制B、俸禄制C、征召制D、科举制7、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军机大臣和珅,号称“贪污之王”。那么,清朝设置军机处()A、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B、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C、标志丞相制度的废除D、限制了皇帝的权力8、下列古代政治人物与专制制度的组合,错误的一项是()A、秦始皇——皇帝制度B、唐太宗——刺史制度C、明成祖——内阁制度D、雍正帝——军机处9、《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而言,最严重的后果是()A、签订了不平等条约B、国际地位一落千丈C、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D、外国列强大批入侵10、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1899年,美国向列强提出了()政策A、自由贸易B、利益均沾C、瓜分占领D、门户开放11、1884年,清政府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在()设立行省。A、新疆B、陕西C、青海D、甘肃12、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甲午中日战争B、中法战争C、日俄战争D、抗日战争13、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最主要的意义是()A、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C、阻止了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其灭亡进程14、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方针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全面抗战路线C、国共第二次合作D、百团大战15、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B、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C、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16、2007年,在中国举行12.13——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日前夕,日本《产经新闻》头版头条标题竟然为“大屠杀是蒋介石的虚构”。为驳斥这一观点,我们应该向世人拿出证明材料。这些材料应包括()①当年受害幸存者的控诉材料②当年驻南京外国记者的记载③侵华日军老兵的战争回忆录④当时留下的新闻照片和报道等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④17、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A、七七事变爆发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C、一二九运动发生D、国共合作的完成18、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剧中突出展现了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③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基本一致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A、③④B、②④C、①②D、①③19、1945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为党的指导思想,为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A、马克思主义B、全面抗战路线C、毛泽东思想D、武装斗争20、1945年日本投降后,重庆一家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谜面,要求打一个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屈原(原子弹),苏(苏联)武,对这两个谜底认识正确的是()A、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B、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C、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作用D、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国人民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代价和所起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11(推荐5篇)

文档大小:4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