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5、16课教学设计.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3万字
约57页
0
5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5、16课教学设计.docx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5、16课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5、16课教学设计

第一篇: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5、16课教学设计洛阳二中集体备课成果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高一历史备课组主备人:罗华荣日期:11.28课题: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课程标准: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事,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学习目标:概述南昌起义、八七会议、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粉碎三次反革命“围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土地革命、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理解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和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作用。教材分析与教法:《国共的十年对峙》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的内容。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国共十年对峙的情况:南昌起义、土地革命和红军的长征。教材以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继续探索新的革命道路为明线,以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的镇压为暗线。教材从军事斗争、政权对峙等方面反映出这一阶段国共的对峙。同时在探索与实践过程中,中共领导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城市和全国革命胜利的道路。讲课时注重运用相关图片、地图、音频视频材料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以吸引学生兴趣和探究欲望。在教学中应紧紧围绕“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胜利”道路的探索这一主线展开。重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胜利”道路的探索难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遵义会议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活动:导入新课: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人民进行了镇压。在当时的背景下,摆在中共领导面前的任务是如何反击敌人的屠杀,尽快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以挽救革命的问题。怎样才能找到这样一条道路呢?大革命失败后党发动了南昌起义,后及时召开“八七会议”,部署方案,发动秋收起义。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军队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阶段,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一、“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1、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结合教材及参观考察资料,让学生自主归纳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的时间,经过(内容)、意义等。毛泽东不但在实践上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城市和全国革命胜利的道路,而且从理论上对这条道路进行了论证,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2、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1)开辟: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意义: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最后发展成为燎原之势。洛阳二中集体备课成果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高一历史备课组主备人:罗华荣日期:11.28(2)实践活动:武装斗争方面:①领导游击战争②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的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和毛泽东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成立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③反“围剿”斗争:毛泽东领导根据地军民取得三次反“围剿”的胜利,根据地进一步发展。土地革命方面: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意义:贫苦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根据地建设方面:经济建设:发展根据地经济;建立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1年冬、瑞金、宪法大纲、主席)(3)理论上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阐明中国革命的道路: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一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1)条件:特殊国情所决定。2)“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和壮大: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发动了五次围剿根据地的战争,前四次都被中共攻破,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力量达到10万人。但当党的领导人偏离了这一思想的时候,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在危急之时中共开始了长征。二、红军的长征1、红军长征的原因:1)、根本原因:中共(博古、李德等人)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2)、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2、长征概况:1)、时间: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2)、过程:★遵义会议:时间:1935年1月;地点:遵义;内容:纠正了„肯定了„选举了„取消„意义:结束了„事实上确立了„是„标志转折点。3、长征的历史意义:1)、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成了长征精神。3)、红军主力到达抗日前线,具有伟大历史意义。【本课小结】(根据知识结构,复习本课内容)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先后发动了南昌起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5、16课教学设计

文档大小:5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