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第一篇: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一、试题情况分析:本次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1、题型:本次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选择题(客观题)为单项选择,非选择题(主观题)为材料分析题。2、题量与分值:选择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非选择题部分共2道大题5小题共40分。分值分配合理,题目难易适中,学生基本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3、试题特点分析:考试范围是必修一第一第二单元共6课,试题大多是学案中的原题,个别选择题是学案知识点中变化的。从考试内容看,考察覆盖面较广,重点考察学生识记、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紧跟学案、课堂,做到学即所考,做到每课有考题有重点。本次考试符合本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考察,考试过程中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阅读理解能力、看图能力和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等,起到了检验和考察学生学习情况的作用。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还不够牢固,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测试中出现的问题1、学生还不太适应。初高中历史差别很大,特别是难度加大,学生还没有适应过来;2、一大部分同学抱着学理科的想法,淡化历史;3、学生上课状态非常好,但听完了之后不去复习,不去记忆。4、不注意审题,答非所问5、课堂老师所讲的学案知识,需要记住的知识点和作业,课后不认真复习,作业不按时保质保量完成。6、卷面不整洁,涂抹现象严重,字迹潦草。7、交白卷现象太多,能有30多个学生交白卷通过本次考试的试卷分析,可见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审题能力不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历史思维能力有待提高。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看,主要是低分的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得过且过,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改进措施:1.课堂教学要狠抓基础知识,做到讲练结合,既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又加强技巧训练。2.教师在授课时要做到思维清晰、分析透彻、一线穿珠,精心设计每堂课,通过自己的教学给学生展现出清晰的历史思维。3.教师在单元学习后要及时引导学生做出历史知识的归纳小结,注意历史知识的纵向、横向比较。4、形成融恰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课堂纪律是实施高效教学的保障。教师要多给予学生关怀、体贴,在课堂上,都是要多给学困生展示的机会,为他发挥潜力搭建舞台,切实让学困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5、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抓解题的关键词关键点。6、侧重对学生材料题的训练,让学生掌握材料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7、对学生要常抓不懈,指导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反复练习,让学生学会自己纠正自己。8、加强针对性训练,培养学生答题的规范性。9、多和学生交流、探讨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愿意学历史,喜欢学历史;10、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争取在今后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第二篇: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张婉春本学期的第一次月考已结束,为了充分地获得考试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下面对试卷做以简要分析:一、基本情况:二、试卷的结构分析1、内容结构:本次考试内容涉及中国史和世界史历史两部分,比例分别为:中国史占60%、世界史占40%。满分30分。按照考试大纲要求这次考试中国史比例稍大点。2、目标水平结构:根据课标和去年中考范围及要求,本次选题重点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测查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的测查,例如历史试题中的时间、人物、事件和意义等等。3、题型结构分析:本次试卷设计了三种题型,即单项选择题(10分)、材料解析题(10分)、问答题(10分)。4.难度分析:本次试卷总体来看难度适中,梯度较合理。二、答卷情况分析3.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审题不认真。有的学生对题目的限定词或关键词没有认真审读,没有注意分析,导致失分。如问答题第1题,问的是土地改革完成的历史意义,有些同学因为审题不清,答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如选择题的第3小题,问今年是建国多少周年,个别学生由于忘记新中国成立时间而做错。(3)部分学生的答卷态度有问题。具体表现在:部分学生的试卷书写潦草,有乱涂乱改的情况;还有部分学生的试卷空白部分较多,连选择题都空下来不填,态度有问题。此外,还有部分学生,答题时间过短,交卷过早,没有认真答题。三、教学分析和教学打算1、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比较和反思,发现在指导学生复习时重知识结构、轻内容整合;重基础知识、轻方法总结。2、鉴于以上问题与不足,在这之后的教学中将:(1)重视基础知识掌握,处理好“厚”与“薄”的关系;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梳理,形成知识网络,使书由厚变薄;然后,有一个知识点全方位联系相关内容,构建新的知识网络,使书由薄变厚。(2)注重能力培养,处理好思与练的关系。

一只****生物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