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读后感1500字:不避平凡,拒绝平庸.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6.6千字
约12页
0
1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一读后感1500字:不避平凡,拒绝平庸.docx

高一读后感1500字:不避平凡,拒绝平庸.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一读后感1500字:不避平凡,拒绝平庸

第一篇:高一读后感1500字:不避平凡,拒绝平庸人一出生,就被命运安排,有人一生平凡,有人生而不凡。家庭出身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未来,但命运的手掌上总会有一些漏网之鱼,他们接受了平凡却拒绝了平庸,从而积淀起生命的厚度,创造出平凡中的伟大。贫瘠厚重的黄土高原上曾经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过着苦难的生活,机械式地、小心翼翼地生活着。今天一个政策可以塑造他们,明天一个决定也可以摧毁他们。幸运的人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也只能提心吊胆地生活,不敢有一分作为。路遥《平凡的世界》里的农民们朴实平凡得就像脚下的土地、风中的尘埃,他们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身体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力量。但他们守旧、落后、困倦、贫穷,就像烟波浩渺的海绵上随波逐流的船只,没有方向,没有出路,人生只能人有命运摆布。这种无助的感觉就如同青藤扎根在心里,越揪越紧,以致让人窒息。小说《平凡的世界》是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本书中,作家路遥基于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对家乡变迁的了解,将黄土高原乃至于中国农村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变化浓缩在着豆粒般大的双水村和平凡的村民身上,以带着乡土气息的文字将小说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充满波折坎坷的一生展示给读者。如今它又被改编成电视剧搬上荧屏,而它的热映也让国内再掀起一场“路遥热”,我受此影响以及爸爸的推荐,买来书籍阅读,虽然还没读完,但通过阅读对小说大体也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弟弟孙少平和哥哥孙少安生活在普通的双水村,家庭贫穷的他们早早地便要分担生活的重担。孙少平高中毕业后没有回到家乡当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而是选择去煤矿工作,最终却带着事故造成的触目惊心的伤疤留在这个让他度过青春的小小的煤矿,继续实现他的梦想,他不被挖煤的重复和繁重所吞噬,不被身份的低微而吞噬,时常与自己的弱点做斗争,时常也会叹息自己的命运,但更多的时候,他保持雄赳赳气昂昂的气度,去挑战,去冒险,他象征的是那些反对传统旧思想,要突破旧社会的枷锁闯出一条路来的进步青年。而大哥孙少安的一生则值得我们感慨,天资聪颖的他迫于家庭生计,小学读完便跟随父亲在田里、山上劳作供弟弟妹妹上学,可是面对这样艰难的生活他也从未屈服,同样想干出一些大事的他终于建成了砖厂,经历一次失败后再度办厂,成功扭转了家庭的贫穷,也让自己成为一村首富,家庭美满和睦,捐钱办学,为人称道,他象征的是那些在命运的桎梏下不懈努力,不肯屈服的人。他们的拼搏,就是所有有志者的拼搏,是这个特殊时代的拼搏。生命是脆弱的,无论平凡抑或伟大,在平凡中保持不平庸兴许是困难的,但人有无穷的毅力与决心,去开创更好的未来。他们的这种拼搏、奋斗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每一个有勇气、有信心追求梦想的人都不会失望,因为前方总有鲜花和掌声在等着他们。现在我们作为刚刚步入高一的高中生,面对繁重的课业我们也不该放弃,因为今天的努力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收获成功。当今成长起来的祖国的花朵对文革前后的事情并无深刻的理解,90后、00后的孩子们从父母那里无法获得详细、客观的历史信息,只有从文学作品中认识到那样深刻、直观的折磨与苦难,还有人们在改革开放前后生活的变迁以及平凡人民中不甘平庸的毅力,平凡不可避免,平庸必须拒绝。生命里有着多少的无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样的愁苦和感伤?雨浸风蚀的落寞与苍楚一定是水,静静地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摸理想的岁月。唯有不可平庸,才能让一个民族湮灭已久的热情与斗争复苏,重拾昔日的荣光。或许我们并不伟大,可我们不能平庸地错过每一次成就梦想的机会。我们可以平凡地生,但不能平庸地死,这是生命的信念,也是生活的价值。第二篇:不避平凡拒绝平庸今年的高考作文题被媒体报道之后,“拒绝平庸”这个考题我觉得最为出色。出题人在作文要求中提出“不避平凡拒绝平庸”。多位专家,包括江苏省写作学会会长凌焕新、特技教师喻旭初等人表示,平凡和平庸是近义词,故而对此考题或多或少持否定态度。凌焕新教授指出:“在现代汉语辞典中,„平凡‟和„平庸‟是近义词,甚至于某些方面带有一点重叠的意义。”(《扬子晚报》2011年6月9)。也有专家引经据典,从古代文献中寻找“平庸”和“中庸”之间的亲戚关系,给“中庸”开脱。这些评论者自己都将“平庸”和“平淡”、“平凡”混为一谈。他们在课堂上辨析同义词近义词,估计个个都能说得头头是道,真正去做概念的辨析,怎么一个个糊涂了起来?这样的考题,考的一方面是考生的语文常识,比如判别出“平庸”是一贬义词,而平凡则属中性。另外,它考的是学生的思想分辨能力,比如界定何为平庸,它与平凡在内涵上究竟有何差异,为什么要“不避平凡拒绝平庸”。这道考题我甚至都觉得是近年高考考题出难得一见的亮点。教育的目的,不正是要培养这种思想上的辨别能力吗?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说要学生抛弃“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但是真正要抛弃这种极端思维,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一读后感1500字:不避平凡,拒绝平庸

文档大小:1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