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新情境历史材料题设计(原创试题).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2.3万字
约41页
0
4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三新情境历史材料题设计(原创试题).docx

高三新情境历史材料题设计(原创试题).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三新情境历史材料题设计(原创试题)

第一篇:高三新情境历史材料题设计(原创试题)高三新情境历史材料题设计(原创试题)1、阅读下列关于总理衙门的材料材料1:凡系我国之富强者,要皆于该衙门为总汇之也,而事较繁于六部者也。夫铨叙之改,吏部主之,今则出洋大臣期满,专由该衙门请旨,海关道记名,专保该衙门章京,而吏部仅司注册而已。出纳之令,户部掌之,今则指拨海关税项,存储出公费,悉由该衙门主持,而户部仅司销核而已。互市以来,各国公使联翩驻京,租界约章之议,燕劳赏赐之繁,皆该衙门专之,而礼部主客之仪如虚设矣„„,采购战舰军械,创设电报邮政,皆该衙门专之„„,法律本掌于刑部,自各国以公相持,凡交涉词讼之曲直,悉凭律师以为断,甚或教案一出,教士多方袒护,畸轻畸重,皆问该衙门理论„„,制造本隶于工部„„迄今开办铁路,工作益繁,该衙门已设有铁路矿务总局矣,而工部未遑兼顾也。是创总理衙门之事,固不独繁于六部,而实兼综科六部矣。——;转引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近代前编》材料2:从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被迫与英、美大大小小十几个国家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外国殖民势力不仅侵入中国东南沿海城市,而且深入长江内地,面对这种新形势,清朝统治者不得不改变某些统治政策,对政权运行机制进行调整和改革。咸丰十年十二月初十日,咸丰帝下谕批准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是清廷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开端。„„在总理衙门设立以前,清廷对外交涉由礼部、理蕃院、鸿胪寺等机构办理。总理衙门成立后,清廷才开始有了专门外交机构,尽管它带有半殖民地色彩,但毕竟标志着中国已进入近代意义上的外交行列。——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近代前编》回答:⑴据材料1,总理衙门的职权怎样?反映了什么实质性问题?⑵结合背景及以上材料所包含的有效信息,对总理衙门设立的原因、性质及影响进行客观地评析。2、阅读下面关于维新变法的材料材料1:在光绪帝下令变法的第四天,慈禧太后就迫使他连发三道谕旨。首先,撤去支持变法的帝党首领翁同和的军机大臣等一切职务。其次,凡授任新职的二品以上的官员,必须到皇太后处谢恩„„。第三,任命慈禧太后的亲信荣禄置直隶总督(不久改为实授),统领北洋军权,掌握了京、津一带的兵权。——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近代前编》材料2:在维新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希望得到它们的支持。当时英、美、日等国和俄国之间有矛盾,俄支持慈禧太后,而英、美、日等国想拉拢光绪帝和维新派以对抗俄国,并乘机加强对清廷的控制„„七月二十九日(9、14),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到了北京,维新派对他此行寄予了厚望,准备聘其为变法顾问。然而,当伊藤博文发现变法败局已定时,就无意再支持光绪帝和维新派。——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近代前编》材料3:废除八股取士,使“举国守旧迂谬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自是日夜相聚,阴谋与新政为敌”。撤并机构和裁汰冗员,将使大小官僚,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65面回答: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3、阅读下列有关清末“新政”的材料材料1:买办官僚盛宣怀说:“今两宫一心,已饬议行新政,将来中外(指清朝朝廷和帝国主义列强——引者)必能益加修睦,悉泯前嫌”。盛宣怀为朝廷草拟致列强政府的信稿中写道:“敝国现议实行新法,正期图报各大国之惠于后日”。——转引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材料2:《辛丑条约》的订立虽然使他逃避了从外国来的危机,但是国内的危机却显然是更加严重了。不但在被压迫、被剥削的下层社会的一些阶级、阶层,包括各地的士绅、中小地主、商人、新兴的资产阶级,对于清朝政权的不信任感也空前地增长了,为了使这些阶级、阶层感到这个政权还是有希望的,慈禧太后也不得不重新弹起三年前光绪帝弹过的调子。——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材料3:据北洋政府农商部的统计,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至1912年,全国17个省登记成立的农垦公司有171家。江苏、安徽、浙江等8省在1912年共有农牧垦殖公司59家,资本总额286万元。„„这些公司在引进近代农业机械、新品种种植和先进生产技术以及促进商业性农业生产发展等方面都起了积极作用。——引自白寿彝《中国通史、近代前编》材料4:在这些“新政”中,清政府最重视的是练兵筹饷以增加收入,巩固统治,其他方面多属表面文章。尽管这样,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变革,毕竟为长期停滞的社会机制带来了一些活力。——冯克诚《中国通史》回答:⑴据材料1和材料2分析清政府实行“新政”的原因?⑵据以上材料的信息,对清末“新政”进行客观地评析?4、阅读下面有关南京国民政府的对外政策材料1:1927年12月13日,蒋介石在上海发表对于时局的谈话称:“各地有苏俄领事署做共产党的政治机关,又有苏联远东银行做共产党的金融机关,我以为在革命未成功
查看更多
宜然****找我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三新情境历史材料题设计(原创试题)

文档大小:4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