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三游记作文游复旦 第一篇:高三游记作文游复旦文秘助手()之高三游记作文:游复旦国庆假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江南第一学府——复旦大学。她地处邯郸路220号。一走进校门,我就看到一尊高大的毛泽东塑像,非常壮观。爸爸、妈妈全在复旦大学读过书,我觉得骄傲。我以后也要读复旦大学。进了校门往右走,穿过校园的林荫道,我们去了学生商店、食堂,买了东西吃了饭。然后来到了光华楼。光华楼,复旦大学一百周年庆典就在那儿举行的。站在大草坪上,一眼望去,高耸入云的光华楼象两支巨大的铅笔,伸向高空。走进光华楼,我见到了一幅象征“复旦”的红日升起的巨幅图画,还看见了许多关于复旦大学百年校庆的图片。突然,天下起雨来,过了一会儿。雨停了。我们继续往校园的西面走。走在路上,风吹着树叶“哗哗”作响,复旦的空气更清新了。一路上,我们走过一道弯,饶过一道坎,跨过小石桥,走过燕园,来到了相辉堂。相辉堂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为什么叫它相辉堂呢?因为“相”指马相伯,“辉”指李登辉。这两位是的复旦老校长,“相辉堂”的名字就是纪念这两位老校长的。我想我走过的每一步路应该是一个个人才走过的吧!我觉得我是一个真正的复旦人!第二篇:[游记作文]游复旦:我流泪,我鞠躬每个复旦人,都有自己的复旦故事,故事是个人的,却又跟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64–1970年,我就读于复旦大学外文系。复旦是我一生事业之基石,2011年4月18日,重回母校,春光明媚,我却泪光点点。邯郸路220号。大门还是那个大门,塑像还是那座塑像。除了几幢新建的大楼之外,格局基本未变。1964年秋,“金榜题名”的欢欣还荡漾心底,我就必须直面一个现实。--从中学的“顶尖地位”惨跌下来,迅速沦为“差生”。别的同学英语口语流利,词汇量又大,发音标准,冷不丁地夹着几个陌生单词。在他们面前,我结巴;别的同学活动能力很强,能主持班级会议或其他活动,沉稳而又自如,时不时地“抖”出一点幽默,引得笑声满堂。在他们面前,我腼腆;别的同学各有特长,有的能在全系大会上高歌一曲“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有的擅长表演,很快被学校话剧团相中;室友小W,极善短跑,100米的速度竟逼近12秒,是校田径队队员。在他们面前,我“低能”;别的同学,或是党员,或是团员,我是一名“群众”,团小组长跟我谈话,诘问:你怎么连团员也不是?在他们面前,我自卑;别的同学的床上有印花床单,我的床上有灰色的棉毯,中间破了一块,虽然母亲缝补的针脚细密,且很整齐,但是,检查卫生时,我总是“被建议”:换一条新的!因为穷,我读外文系,连一册词典也买不起啊!--你知道吗?后来发现阅览室竟有词典出借!不过,管理员“甩”出一句:词典必须当班归还。不久,阅览室的几册英语词典的“借用卡”均出现了一长串的签名----毛荣贵。管理员问:你是英文系的学生,咋会没词典?19岁的我,低下头,答:穷,没钱。一日,管理员对我说:拿去使吧。一个星期办理一次续借手续。他为何对我如此“网开一面”,是被我的专心致志的伏案神情所动?还是对我每晚第一个进最后一个出而心生“恻隐”?抑或是对我那接长了半尺的裤管而感动?借来的词典,逼出了快速,还逼出了认真。我不仅“查词典”,还“读词典”!“读词典”,让我悟出了记忆英语单词的诀窍,还总结了“形似单词连锁记忆”,“音韵拼写法”,等等。英谚云,Everydoghashisday.(凡人皆有得意日。)难得,也有我“露脸”的时候。汉语写作课程的H老师对我的作文十分赏识。每到了作文讲评课,课前,就有同学向我挤挤眼,说:又轮到你了。一次次,我的作文被作当范文,H老师边读边讲,边析边评,时而含笑点头,时而啧啧称好。记得写过一篇以“乐”为中心的自由命题的作文。我的自选题是:复旦之乐。同学们各有所乐--有的写通读“雄文四卷”(即毛泽东选集)之乐,有的写周末到五角场打扫厕所之乐,有的写到罗店公社参加三秋劳动之乐,有的写听徐震报告之乐。(注:当时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长)我呢?写了寒假留校的读书之乐:寒假到了,本地的或外地的室友都迫不及待地回家了,8人的居室【七号楼135室】,剩下我一人,宁静赶走了喧闹。我先大扫除,整洁取代了脏乱,有序消灭了忙乱。独居一室,坐拥“书城”,何等的人生享受!读书,进入一种潜心境界。套用韩愈的一句话,即“起居无时,惟书是读”。兴之所至,可以通宵达旦地读书;倦意袭来,可以一觉睡到夕阳西沉。读马克•吐温的TheadventureofTomSawyer,品味其中幽默,我仰面大笑,读FrancisBacon的OfStudies,我闭目沉思,读JackLondon的WhatLifeMeanstoMe,我泪花闪烁,读唐诗宋词,可与古人对话,读毛主席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为哲理所动。自幼家贫,家居斗室。兄弟3人,晚上,有地方坐下做作业,已是万幸。18年以来,从未享受

岚风****5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